盐城海盐,是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产,是我国地理标志产品。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国沿海地区的海盐生产已初具规模。此后,以盐城为中心的江淮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尤其是元中叶,两淮29个盐场产盐万石,达到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强,盐城境内13个盐场产盐万石,占淮盐总产的76%。有“两淮盐税甲天下”的说法。
盐城海盐古称淮盐,质量上乘,洁白晶莹,在文学作品中称为吴盐。李白在《梁园吟》中有“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的盛赞。
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前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当时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所以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
在年1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盐城海盐”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来品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