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5月4日—年12月20日),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第三子,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朝第四位、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年12月20日),康熙帝崩于北京畅春园,享年六十八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提到康熙皇帝,咱们最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他六次下江南的功绩以及贡献。当然他在我国历史上所做的贡献远不止这些,这只是他*绩的冰山一角而已。但今天我们为何会选择将它单独列出来说?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大家清楚了解这段历史的真像,以及康熙皇帝的伟大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的目的,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康熙帝于康熙二十三年到四十六年(年—年)间曾经六次南巡,而康熙南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治河、导淮、济运。当时,江苏淮安是*、淮、运三水交汇之地,为*淮襟要、漕运锁钥,高家堰又是拱卫里下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因此,淮安地区是清代治河的关键,康熙帝每次南巡必到淮安视察,指授治河方略。
第一次南巡
时间为康熙二十三年(年甲子),九月二十八日离京抵永清县南哥驿——霸州——河间——德州南关——平原县七里铺——禹城县二十里铺——十月初八日到达济南府。十日到泰山,十月十八日到宿迁,十月十九日至桃源县,视察*河北岸工程。十月二十日清口。然后,登舟过清江浦——淮安府——宝应——高邮——扬州——镇江——苏州——无锡——江宁等地——镇江——苏州。回程十一月十七日到达曲阜,又亲诣孔庙。二十八日到达南苑,第二天回到宫中。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以后,便视河务为首要*务。靳辅治河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淮、扬水灾并未明显好转,康熙帝为此殚精竭虑,日夜焦劳,他惟恐官员治河失法,遂于康熙二十三年(年)举南巡之典,不远万里,亲阅河工。
《康熙南巡图》局部
第二次南巡
时间为康熙二十八年(年己巳),九月二十八日离京抵永清县南哥驿——霸州——河间——德州南关——平原县七里铺——禹城县二十里铺——十月初八日到达济南府。十日到泰山,十月十八日到宿迁,十月十九日至桃源县,视察*河北岸工程。十月二十日清口。然后,登舟过清江浦——淮安府——宝应——高邮——扬州——镇江——苏州——无锡——江宁等地——镇江——苏州。回程十一月十七日到达曲阜,又亲诣孔庙。二十八日到达南苑,第二天回到宫中。
《康熙南巡图》局部
第三次南巡
时间为康熙三十八年(年己卯),二月初三出发,随驾的皇亲众多,除皇太后外,还有皇长子允褆、皇三子允祉、皇五子允祺、皇八子允禩、皇十三子允祥、皇十四子允禵。路线:乘舟沿运河南下进入山东,依次经过桑园镇、郑家口、临清州第二闸、东昌府李垓坞(李海务)、阳谷管家堡、张八腊口。三月初一日,巡视了洪泽湖边高家堰、归仁堤。初三日,船队到淮安,接着到扬州、苏州、杭州。三月二十九日,自杭州回銮。北上时,又到江宁谒明孝陵,并为孝陵树碑,题了治隆唐宋四个大字。后沿运河北上直至通州回朝。
自康熙二十九年(年)至三十六年(年),康熙帝主要集中精力平定噶尔丹的叛乱。在这几年中,河工人事变更频繁,总河一职十次易人,除靳辅外其余九人皆不得力,造成河工日趋败坏。所以为了不让河工败坏继续蔓延,才有了康熙帝的第三次南巡,第三次南巡其目的就是为了策定新的治河方略。
《康熙南巡图》局部
第四次南巡
时间为康熙四十一年(年壬午),路线:正月,玄烨带皇太子允礽、皇四子胤稹、皇十三子允祥再次南巡。沿第一、二次南巡路线,依次经过禹城黎济、齐河邱家岸。二十四日到济南,观珍珠泉、趵突泉。第二天登巡泰山,经新泰浮邱,沂水垛庄驿,沂州李家庄出山东境。二月初二日,到宿迁渡*河,视察河工。下面改水路南行,到扬州、苏州、杭州,十六日自杭州回銮。沿途又到江宁。三月初六日,御舟到宝应,玄烨上岸视察河工。十四日乘船回到天津附近的杨村,当天驻跸南苑,第二天回到宫中。
康熙四十二年(年)正月十五至三月十五日,康熙帝以河工即将告成,进行第四次南巡。河工的初步告成,是他第三次南巡的功劳所得,最终结果也再次证明,他第三次南巡时所制定的治河方略是行之有效的,否则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并能初步看到成果。
第五次南巡
时间为康熙四十四年(年乙酉),康熙帝宣布将进行南巡。二十三日谕吏、户、兵、工部,此次南巡乃为视察此前治河成果,并筹善后之规。山东民间生聚果否殷阜,亦当沿途周览。再申历次南巡诸禁。
路线:二月初九日,康熙在皇太子允礽、皇十三子允祥等扈从下离开京城,第二天在张家湾登舟南行。十七日到天津,二十二日进入山东境内,未到济南、泰山,而是乘船直接到达*河与运河交口清河县,视察河工并赈灾。第二站是渡口驿,第三站是临清州,第四站是东昌府三里铺,第五站是阳谷荆门闸,第六站是济宁州,经峄县韩庄闸出山东境。
《康熙南巡图》局部
第六次南巡
时间为康熙四十六年(年丁亥),路线:正月自畅春园启行,皇太子、皇长子及十三、十五、十六子随驾。二月进入山东境,首停德州第六屯,经德州杨家湾、恩县方阡、武城朱官屯,抵达临清州,后经堂邑李官营、东平州王坝老口地方、济宁州花家阡、滕县新庄桥、峄县韩庄闸出山东。
《康熙南巡图》局部
关于康熙六次南巡,小编总结如下:
康熙帝在这里努力践行其“一劳永逸、全面修治”的治河思想,同时体现了一位伟大君主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求实人格,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康熙下江南的目的主要是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和民生疾苦,而且每次都很俭朴,且多数情况下是微服私访,没有惊动更没有骚扰地方百姓。乾隆也曾六下江南,声言他的目的和祖父一样,但事实证明他的目的并非如此,他的主要目的是变着法子寻开心和炫耀他的伟大罢了。这也是为什么后人提到康熙六次南巡总是津津乐道原因,因为他是在为百姓干实事,理所应当受到百姓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