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1月,江苏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4亿元,已超过上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预计全年将达到亿元。
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确保*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江苏如何做到?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中发现,在江苏,“非接触式”办税在各级税务部门已从“尝鲜”变为“常态”,而依托税收大数据,全省构建起系列减税降费*策落实指标,通过自动扫描、精准定位符合享受优惠*策条件的纳税人,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成效:“三类企业”最受益
“8连涨!”
“年11月,全系销量破辆!”
在位于浦口区的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批依维柯欧胜款汽车正在加紧生产,而“连涨”势头、效益大增带来的喜悦让工人们干劲十足。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高级财务经理潘雪炎介绍,年1-12月份,南京依维柯实现销售38.51亿元,同比增长8.34%。“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保持强劲动力,离不开国家大力实施的减税降费*策。”
时间拨回到去年复工之初,与所有制造企业一样,南京依维柯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当时汽车消费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企业复产不复销矛盾突出,发放员工工资、采购防疫物资和原材料等,企业流动资金压力相比往年十分紧张。”潘雪炎说,“渡过难关,减税降费真是帮了大忙!”去年1-12月份,依维柯共享受减税降费余万元,其中社保费减免万,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余万元,此外还享受了年度研发费加计扣除余万元。
税费的“减法”,换来了企业发展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这一点,宝应县光华陶瓷有限公司法人郑伟祥同样感受颇深,“作为小型微利企业,疫情对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疫情好转后,我们企业的复工复产之路走的也并不轻松:复工率不足,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令人头疼。”
“多亏了减税降费带来的*策红利,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生产经营压力。”郑伟祥细细算了一笔账:增值税降税率,可少缴增值税约45万元;按照小微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策,可多减免税额20余万元;可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约65万元;还享受了社保费阶段性减免*策,少缴费用约26万元。“现在,我们终于又有了把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勇气!”
从省税务局的最新数据看,江苏所有行业均实现了不同程度减税,重点群体受益明显,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享受的减税降费比例均属前列。
受访者供图
转变:“非接触式”办税成常态
“前几天遇到发票认证问题,在‘邗城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