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亲历宝应祭孔大典魅力宝应
TUhjnbcbe - 2023/1/12 19:57:00


  8月26日,在孔子生辰即将到来之际,由宝应县博物馆等承办的“杏坛下-青春里”祭孔大典在学宫举行。


  学宫位于县城小新桥25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主要建筑有迎秀门、状元桥、泮池、棂星门、戟门、大成殿、明伦堂、磊英堂、文昌祠、尊经阁、鼎甲坊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明、清均重建。年*府实施规划,目前已对迎秀门、状元桥、泮池等建筑进行了恢复。学宫前两株多年的银杏树依然葱葱郁郁,生机盎然。副学署的大门为一高两低三楹古牌楼,中楼楣上有鹏搏九万四字;其下三楹上楣分别为状元王式丹、榜眼季愈、探花冯煦的匾额,巍峨壮观、气势雄伟,俗称三鼎甲坊。


  早晨7.30随着祭祀官庄严的一声“启户”,四名礼仪生缓缓打开学家宫大门,拉开了祭祀活动的帷幕。整个活动分为“入学宫—行祭拜—学感恩—众祈福”四部分,最后全体人员向至圣先师孔子行大揖礼,礼成!活动秉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孔子伟大思想”的理念,不断发挥优秀文化的教化作用。从今天开始学宫也将对外免费开放。


  活动结束,我游览了我县的文化景点,补上了作为宝应人应该了解的一课。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位于县城水巷口3号,原为周恩来外祖父陈沅的宅第。年夏,周恩来生母万氏去世,嗣母陈氏为排遣心中的郁闷,携9岁的周恩来从淮安来到宝应,一住就是三个月,在宝应,母子俩得到杏花细雨般亲情的抚慰,生活得十分愉快,建国后周恩来也时常回忆在宝应的生活。东院有一株腊梅,这株梅花是由周恩来童年读书时亲手浇培的,称一品梅,是因为周公官居一品,德居一品,人居一品。


  “蒲松龄游幕宝应纪念馆”位于叶挺路73号。宝应是蒲松龄的第二故乡,《聊斋志异》中就有不少取材于宝应的内容。据相关资料记载,31岁的蒲松龄应同乡学友、宝应知县孙蕙之邀,来宝应做幕宾。这是他76年人生中仅有的一次他乡远游,留下了《鹤轩笔札手稿》、《南游诗草》和八十多篇书启文告。


  最后参拜了位于朱家巷的“朱氏家祠”,这是朱氏子孙祭奠朱方伯公——朱士达的享堂,清代朱氏弟兄四人中就出了三个进士,被誉为“一门三进士”,实属罕见,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姜志戎;来源:宝应文化月刊;图:海的声音

1
查看完整版本: 亲历宝应祭孔大典魅力宝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