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涉(—)字济川,天台人。曾祖父贾文国是一位平民,曾祖母于氏。祖父嗣业,字光济,性笃厚,隐居读书,未仕,因涉被赠朝议大夫;祖母于氏。父亲贾伟,是一名官员,约在淳熙五年至八年间(—年),曾守四川开江(今四川开县),他目睹雄踞四川的利州西路安抚使吴挺过于骄横,致书给丞相赵雄揭发其弊端;在谒见孝宗时,又奏请裁抑负责鄂州、江陵边防要务的大将郭杲与郭棣的兵权。贾伟的意见虽被孝宗所接受,也先后出任秘书郎,知汉州(今四川广汉)等官,不过,后来吴挺、郭杲等人相继出任四川,荆襄安抚使等高官,挟怨报复,贾伟受到排挤,含冤而死。
贾涉生于淳熙五年(年)三月二十八日。早年事迹不详,只知他幼年好读古书,慷慨有大志。二十岁时,父亲被冤郁郁以终。涉获荫补的时间不明,但为了洗刷父亲冤情,厘清事实,前后费了十年的时间,不辞辛劳,奔走申诉,甚至到宫廷,伏阙上书,终使其父获得平反。时间约在开禧三年(年)。贾伟得以平反,大概与贾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才干出众有关,但也和宋廷敉平吴曦之变,吴璘、吴玠家族在四川的势力解体,以及郭杲等人不在高位有关系。这时贾涉已三十岁。
贾涉初任高邮县尉,改万安县丞。嘉定八年(年),邻近金境的宝应县有县令遗缺,中书省命涉知县事;涉到任后,感于宋金情势紧张,恐战事再启,为早绸缪,请求筑城以固边。不久,母丧,以忧去。嘉定十年(年),宋金爆发战争,金兴兵南犯,攻光州,淮边告急,宋廷起复贾涉为宝应县令,这是贾涉实际参与边防实务,崭露头角的开始。贾涉再任宝应县令,显然和先前筑城有关。自蒙古攻金以来,中原纷乱,宋臣便不断向朝廷建议罢遣使,团结民兵,筑城御边。9任主管淮东安抚公事的崔与之更积极在淮东沿边推动筑城.。因此,贾涉的复任当与筑城风潮下,崔与之等人的推荐有关。贾涉上任后,除了筑城外,又迁县治还旧基,疏浚望直港,通射阳湖。11不久,改任真州通判,大理司直,知盱眙*等职。
关于贾涉先世的资料不多。从现有的史料看来,贾氏在天台并不是显赫,贾伟也担任过低级*职,见《中国历史人物论集》但指其父曾任秘书郎,知汉州,显然被视为文官而非武将的家族;入仕为文职官员的贾伟,是贾氏起家的人物;贾伟勇于任事,批评时*,虽然获得孝宗与丞相的赏识,却因而遭到报复。贾涉的凭藉不多,但为洗刷父冤,奔走陈情,十年不懈,毅力超人,终于恢复其父的名誉。其间,贾涉虽获任为基层官职,但历经几番波折,才得以担任县令一职。对一般非由科举入仕的官员而言,县令可能已是仕途的高位,然而,由于蒙古南侵,金朝覆亡,山东淮海地区的局势如波涛汹涌,让身处边境,擅于观察,掌握时势的贾涉得以一展才华,开创新事业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