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大手紧紧地焐着针管,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是这张“焐热哥”的照片却瞬间温暖着网友的心。
照片上这位白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医生李广,今年36岁,从医12年,今年10月10日起,他成为市一院医联体宝应射阳湖中心卫生院下派驻点人员之一。
照片中的患者因分泌性中耳炎,导致耳朵内有积水。
“这种情况下需要鼓室注射,打通堵塞的咽鼓管、排积水、消肿。因为天气寒冷,如果不首先焐热针管内的药液的话,病人容易出现眩晕等不适症状。”李广便用手掌焐一下注射针管,大约持续5分钟时间,使针管内的药液温度高了,才注射到患者的耳朵中,仅2秒的时间患者就没有啥不适的感觉了。“这也是在临床上发现的问题,天气寒冷时,治疗这样的疾病都要先焐一下针管,否则患者易出现眩晕等症状。这样做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焐热哥”通过针管传递着温暖,感动了患者。这位患者说,医院的专家这样的细心、贴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天!!!
……
李广,众多医联体下派驻点人员之一。
10月10日,他被派到宝应县射阳湖中心卫生院。
短短时间内,他让那里的耳鼻咽喉科发生了从无到有的质变。
今天,小编带你走近这个城里来的年轻医生。
年12月19日
扬州市一院、宝应县射阳湖中心卫生院
时间06:30
薄雾里刚透着些许晨光,
万物还都包裹在夜色半褪的余痕里。
李广早已踏上了赶往
宝应县射阳湖中心卫生院的班车。
时间07:00
医院赶班车,
只能在车内颠簸的路途中眯着眼睛睡一会。
时间08:40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舟车劳顿,
李广来到了医联体帮扶的宝应县射阳湖中心卫生院。
时间08:46
刚下车,李广就跑去手术室,
开始准备今天的第一台手术。
时间09:00
手术室里,
李广正在和患者进行交流和准备。
当问起患者紧不紧张,
患者笑着摇了摇头,
“一点不紧张,很信任李医生。”
时间09:15
短暂交流后,李广开始术前准备工作。
时间09:30
手术台上,李广变得沉稳起来,
除了偶尔的手术器械指令外,
手术室显得安静无比。
时间10:15
手术结束,
李广向等候在手术室外的家属
说明手术情况和注意事项后,
又换上了工作服,向病房走去。
时间12:30
结束了忙碌的上午后,
李广简单地吃了一顿午饭。
下午等待着他的,
还有门诊,会诊、教授课程
以及回访病人等等工作。
中午短暂的午休是下午集中精力工作的重点。
时间14:10
从回访赶往远在落潮村的病人开始,
李广便迅速进入状态。
病人是曾经由他主刀的。
在这之前,小姑娘辗转多地,
颠簸里遇见了李广,
从此,不必再经受“看病远、看病难”的困苦。
一家人在看到李广的到来,非常激动与感谢。
时间14:35
在确认病人恢复良好后,
李广迅速赶回卫生院。
刚下车,李广就往门诊跑。
在门诊上,李广被一名患者“捉”住。
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说,
有很多患者点名要李广看病。
这名患者被李广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
有积水,需要打针。
因为天气寒冷,
李广便用手掌焐一下注射针管,
李广说,这样焐暖了打进去
患者不会觉得眩晕,也不会冷。
时间15:10
在这里,李广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
希望能够帮助射阳湖中心卫生院
迅速建立起耳鼻咽喉科可用人才。
今天的讲课内容是“鼻出血”。
时间16:30
授课结束,李广又接到病房的会诊通知,
健步如飞地跑到病房进行会诊。
时间17:00
在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
李广谈起健身。
通常在这样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
身体素质是能否有效支撑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时间20:00
吃完晚饭,在宿舍里,
李广还要翻出专业书,进行学习。
他说,不学就跟不上医疗发展进步的步伐。
时间22:00
夜已深,这个小镇早已安静。
明天,迎接李广的又将是一个灿烂的太阳。
其实
对于医联体所有帮扶的医生来说
在他们心中
无论每天多么忙碌
只要患者需要
只要听到生命的召唤
他们总是竭尽全力
渴望实现生命的延续
感谢你们为患者们的守候
感谢你们为方便百姓就医
不远百里披星戴月
—END—
来源:医院云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