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属金华市管辖,中国百强县之一,旅游业发达,有著名影视基地-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社姆山景区等等。
东阳这个名称在古代很常见,解放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叫东阳,前几年,在江苏省盱眙县,“东阳古城”附近出土了许多汉墓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东阳古城”即“东阳城遗址”。这使得很多浙江东阳人很疑惑:东阳古城不应该在我们浙江吗?怎么跑到江苏去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先讲讲“东阳”二字的由来了。
一、江苏的东阳古城来历
“东阳”地名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古代地名中的“阳”字多指在山的南面,也可指在河水的北面。
公元前年,秦朝设立“东阳县”,隶属九江郡,后来改隶东海郡。此东阳县位于淮南地区,其辖地大致为今江苏盱眙县马坝镇、金湖县、宝应县、安徽天长市北部,县治所在今江苏东阳城遗址所在地。秦末至西汉初,东阳县隶属东阳郡。
汉代早期,淮南东阳县经济文化发达,在当地有一段顺口溜:“说东阳,道东阳,东阳遍地是宝藏。自从出现盗墓贼,十墓被盗九墓光。”
东汉末,建安十四年(公元年),曹操强令淮南数万人迁往淮北,造成百姓恐慌,纷纷逃往东吴(见《三国志·蒋济传》),以致东阳县人口稀少,历经四百多年的淮南东阳县被废除。
二、浙江东阳县由来
今浙江省东阳市最初建县时并不称为“东阳县”。秦朝时这里属会稽郡。东汉末,献帝兴平二年(公元年),始在此建县,称为“汉宁县”,寄寓“汉地安宁”的美好愿望,仍隶属会稽郡。东汉亡,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把汉宁县改成了吴宁县,隋唐以前,吴宁县城位于今东阳市歌山镇,其县城遗址称为“吴宁古城”。
吴国宝鼎元年(公元年),会稽郡分置出一个东阳郡(今浙江金衢地区),治所在长山县(今金华市)。此时距淮南东阳县被废仅57年,当时淮南繁华的东阳县还没有被遗忘,而且东吴当时有许多从淮南东阳县迁来的百姓。因此,东吴在设立东阳郡时,应是沿用了秦汉时曾用过的郡县名“东阳”,希望此东阳郡延续秦汉时淮南东阳县的繁华。东阳郡设立后,吴宁县划属东阳郡,一直到东晋都没有改变。但是西晋统一天下后,于太康元年(公元年)恢复了淮南东阳县,隶临淮郡。所以在两晋时期,江淮有东阳县,浙中有东阳郡。
到了唐武德四年(公元年),东阳郡改称婺州。唐垂拱二年(公元年),唐朝恢复吴宁县,但改称东阳县,袭东阳郡名,隶属婺州。县名“吴宁”可能因“汉地安宁”改“吴地安宁”的先例,唐朝统治者觉得作县名不妥。此后“东阳”县名在这里基本上沿用至今。“吴宁”成为东阳县城区地名也使用至今。目前虽然全国有很多乡镇和村庄以“东阳”为地名,但是以“东阳”为县市名的只有一个浙江省东阳市。
来源:胖虎说事、今日头条
新闻内容归原作者所有,对此表示真挚感谢,如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