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认识里
辞旧迎新
相聚一堂
其乐融融
是农历年应有的主色调
我们也唯独对春节这个节日
最为期盼
但是不得不承认
现在我们对这份的期待
是越来越小了
或者,与其说是期待那热闹的春节
倒不如说如今的我们
更期待的
是这个长假伴随着春运的开始
年会的热闹、年货的采购
激动的心情早已按耐不住
根本没心思上班,只想放假过年
也就是这越来约淡的年味
让我们越发怀念
20年前的春节.....
那时候的春节,就是一年最有盼头的节日
吃大肉、穿新衣、压岁钱...
宝应是如何过春节的
20年前现在VS贴对联20年前:
对联都是自己写
一定要找毛笔字写的好的来写
贴出来才气派
提前几天写好了贴门上
还要在旁边挂上红灯笼
▼
现在:
写对联的越来越少了
都是去超市买印好的对联
除夕当天才拿出来贴上
▼
办年货20年前:
过年喜欢吃瓜子花生
玉米花、牛轧糖……
前前后后买齐要大半个月
孩子们特别喜欢看爆玉米花
每回爆玉米花的叔叔过来
孩子们都要围一大圈
▼
现在:
过年前去趟超市
各种糖果、炒货、坚果、巧克力、糕点……
一次就买齐了
▼
大扫除20年前:
快过年了,全家总动员大扫除
带起口罩、手套,打扬尘、扫地擦桌子
屋头里里外外
边边脚脚都要收拾干净
窗玻璃擦干净
▼
现在:
年前请个保洁公司
或者清洁阿姨
给屋头做个大扫除
哪儿还需要发动一大家子动手
▼
年夜饭20年前:
爸妈一早就出门买菜
做出一大桌丰盛的菜
每回想到年夜饭就流口水
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
▼
现在:
基本上就是下馆子
烫火锅、吃中餐
在外面解决了
▼
看春晚20年前:
吃完年夜饭
全家人围到电视机前
看*老师主持的春晚
那时候最期待的就是
赵本山、陈佩斯、赵丽蓉...
▼
现在:
一群人拿起手机
摇一摇抢红包
看了一晚上春晚都不晓得演了啥
▼
压岁钱20年前:
大人都是专门走银行去换新钱
来包压岁钱
娃子们一个一个地拜年发压岁钱
5块、10块,钱虽然不多
但是只要拿到手就兴奋惨了
▼
现在:
现金都不用准备
直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