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洋中市宝应县诚忠乡(村),其乡(村)名的来历,有一个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闽东籍抗日英雄的故事。
年2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闽东红*独立师和各县游击队,整编为新四*三支队六团北上抗日。出身于周宁县玛坑乡的贫苦雇农叶诚忠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名战士,其时,叶诚忠已参加革命多年,年入*,他在战斗中机智勇猛,在闽东红*独立师已小有名气,改编时他任六团二营六连三排排长。
叶诚忠烈士
六团北上进入江南后,根据*中央指示,六团与当地受共产*影响的地方武装“江南抗日义勇*”(简称“江抗”)汇合,并采用“江抗”名义东进作战开辟根据地。在东进作战中,叶诚忠先后参加了*土塘遭遇战、夜袭苏州墅浒关火车站等战斗,并与国民*顽固派“忠义救国*”进行殊死的战斗,有力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在战斗中,叶诚忠英勇果敢,奋勇顽强,屡立战功。他勇猛如虎的战斗作风,令日寇闻风丧胆。
《沙家浜》剧照
年9月,叶诚忠在与悍匪胡肇汉(现代京剧《沙家浜》中胡传魁的原型)所率的“忠义救国*”的战斗中负伤,被部队留在常熟县阳澄湖地区养伤,他就是《沙家浜》中叶排长的原型,与刘飞(《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原型)、夏光、*烽、吴立夏等36名伤病员一起,在芦苇荡里一边医治伤病,一边与日、伪、顽*周旋。11月,以这批新四*伤病员为骨干新的江南抗日义勇*,在常熟唐市附近的一个村庄成立,叶诚忠任特务排长,不久任一连副连长、连长。
江南抗日义勇*
据叶诚忠生前战友的回忆,在新“江抗”,提起叶诚忠无人不晓,这位苦大仇深的闽东老战士,怀着“打倒小日本,解放受苦人”的志愿,一直转战在阳澄湖畔与大江南北。奇袭梅李镇,他率突击排杀入日寇后院,缴获一挺轻机枪;激战张家浜,他跳下冰河,与战友并肩顶木桥,为冲锋部队开辟道路;血战洋勾楼,他与战友们一起击毙穷凶极恶的日*小队长萨一岛;巧攻桐岐镇,在佯攻青阳镇后,他率尖刀班和当地抗日武装,突袭桐岐镇,将30多名日本*子全部葬身于火海。
年2月,新“江抗”被改编为新四*6师18旅,叶诚忠任52团一营副营长。他所在的52团勇猛顽强,威震苏北,被誉为“江阴老虎团”。
战前动员
战斗准备
年1月5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52团奉命主攻大官庄伪*据点。大官庄由伪*28*第三大队据守,约多人。据点周围有两道土围子,东西各有一个碉堡。外围东、南、北均是水田,仅西边是开阔地,易守难攻。一营担负主攻任务。当夜11点钟,战斗激烈地打响了。敌人负隅顽抗的枪火十分猛烈,营长陶祖全不幸中弹牺牲。
激烈的战斗中
清点战利品
副营长叶诚忠顾不上悲痛,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指挥全营战斗的重任。他很快组织起突击排,再次展开新的攻势。叶诚忠身先士卒,率领突击排勇猛地向敌堡扑去。在接近敌堡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霎时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地上的皑皑白雪。旁边的战士不顾一切地扑上前,背起叶诚忠就往河边奔,他们要医院去。在小船上,叶诚忠脸色苍白,已说不出话来,他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摸出一本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塞到身旁一位战士手上,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叶诚忠,这位闽东人民的好儿子,威震敌胆的抗日战将,就这样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了抗日疆场上。
如今村美业丰的诚忠村
为永远铭记英雄的名字,解放初期,中共宝应县委便作出决定,将英雄牺牲之地的大官庄命名为诚忠乡(现为诚忠村),这是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唯一以闽东籍烈士英名命名其洒血牺牲所在的乡村。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谨将此文献给牺牲在抗日战场上先烈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