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热在没有空调的时代,看看宝应人都是怎
TUhjnbcbe - 2021/10/8 3:05:00

这两天看多了一句话

当然只是一句笑话。不过倒也让我回忆,就二、三十年前吧,这么热的天,家里还没有空调,我们是怎么活过来的?

想来想去,那时候的夏天,我的这条命,就是爸妈给的。

0

6

:

0

0

早晨六点,妈妈就已经起床做饭。确切的说,是做一天的饭。

妈妈会熬上一锅绿豆粥,然后把它均匀地盛到九个碗里,不薄,不厚,但却能保证每碗粥都有那么一层粥汤。

我们一家三口,一天三顿,正好九碗粥。等到晚上那一顿,粥的凉度刚刚好,既没有热到馊掉,也不会冰到吃了拉肚子。

隔天吃剩的西瓜皮,妈妈会洗干净切成条,用点盐拌一拌,那就是最美味的吃粥菜了。

0

8

:

0

0

早上八点,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喝完一碗粥,就开始看电视。十二年的寒窗,代表着十二个暑假,从最早的《西游记》《红楼梦》,到后来的《戏说乾隆》《新白娘子传奇》,都是我的最爱。

最糟心的就是满心期待地打开电视,却发现今天是星期二.......停!台!了!

除了礼拜二,只要白天在家看电视,电风扇是一定要开的。而且家里仅有的两台都得开上,一台长城对着我,一台骆驼对着电视机。

因为,夏天最大的烦恼,不是热,而是看了电视,电视机会发烫。发烫了就会被爸爸发现我看了电视。。。

所以,即使只有一台电扇,我也会让它对着电视吹。。。

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这是我这辈子干过最掩耳盗铃的事,没有之一。而且,我发现,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曾和我一样自欺欺人。。。

但是中午回来的爸爸妈妈好像从来没有戳穿过我。

1

2

:

0

0

吃完午饭,12点,往竹躺椅上一瘫,一天中最盼望的一个小时来到了。

和韦小宝一样,我们最初的历史知识,都是来源于说书先生。什么三国,岳传,英烈,真是比现在的历史剧好听一千倍一万倍。

1

3

:

0

0

听完评书,下午一点,就是出门找小伙伴了。那可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我不怕。因为小伙伴家,有最好吃的光明冰砖。

而且不是小砖,是中砖。打开包装盒,里面的冰砖被一层透明的纸包裹着。

要剥开那层纸,其实挺费劲的,往往会连纸带着一层奶油一起剥下来。

但是记忆中最好吃的,恰恰就是纸粘着的那部分,有谁跟我一样反复去舔那张纸的?举个手。

除了好吃的光明冰砖,还会叫上小伙伴一起去小卖部买几毛钱一瓶的橘子汁儿。

站在门口咕噜咕噜的,喝完以后瓶子还要还给小卖部

后来还有了一毛钱一袋的冰水儿,一时间风靡整个夏天,

人手一袋,那酸爽,你还记得吗

1

5

:

0

0

下午三点,到了游泳的时间了。

小伙伴带着一个轮胎内胎,这是秒杀一切救生圈的存在。我则带着两大块塑料泡沫。

边摸鱼边玩水,顺便把澡也给洗了,天气越热,我们在外面越是撒了泼的玩~

那时候,家门口的小河里,就可以游泳,即使淘米、洗衣服都在同一条河里,但那个河水,就是干干净净。我们在河里摸鱼、摸螺蛳。

1

6

:

0

0

下午四点,太阳已经不那么*了。

先拎一桶井水,往院子里一冲,感觉院子里的暑气就全消散了似的。

再拎一桶水,院子里站着,就把澡给冲了。

洗完澡擦干水,还会擦上一层薄薄的爽身粉,免得长痱子

1

7

:

0

0

这时候差不多就是下午五点了,下班到家的大人,会端出两条板凳到院子里,一边一个,然后,一张大大的竹榻,就被搁在了两条板凳上。

这张竹榻,吃饭的时候是桌,乘凉的时候是床,毫无疑问,它就是整个夏夜的中心。

爸爸会用湿毛巾把竹榻擦干净,妈妈则把晚饭端出来,放在竹榻上。我端过一只小板凳,就开始唱那首外婆教我的童谣:

凉风咄咄,螺蛳唆唆,蚊子捉捉,咸鸭蛋戳戳。

1

8

:

0

0

晚上六点,可以堂而皇之的看电视了,当然是抱着大西瓜边挖边看。

那个时候家里没有冰箱。想吃冰西瓜,ya

接一盆凉凉的水,把西瓜放里边泡半个钟头。

或者就直接把西瓜放进水井里冰镇,这就是“天然的冰箱”~

等到晚上拉上来,切开之后来上一块,爽

1

9

:

0

0

七点,爸爸要看新闻联播了,我们小朋友就又回到竹榻上。虽然家里有电扇,但我们还是喜欢拿着蒲扇,躺在竹榻上看星星。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着的我,被爸爸抱进了屋子,妈妈会在我的肚子上,搭上一条小小的毛巾被。

直到现在,我还保留着盖毛巾被的习惯,只用一角,搭在肚子上。

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也是这么过来了。有人说,几十年前,地球还没这么热,我倒是觉得,就算几十年前只有35度,现在却有了38度,但这3度的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吗?

赶紧点个Z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在没有空调的时代,看看宝应人都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