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4月16日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张晨
通讯员唐晓丽赵青
4月10日,宝应县夏集镇相庄村*支部书记陈士新站在村头,看着田里的庄稼一片新绿、新建的硬质路通向各个村组,心里感慨万千:“回村担任*支部书记快10年了,基本兑现了当初对组织的承诺。”十年前负债百万的相庄村,如今已是年固定收入过百万、总资产过千万的“明星村”。
陈士新清楚记得,年8月9日,身为供销员的他在河北出差,接到了夏集镇*委组织科的一个电话。回来后,镇*委主要负责同志找他谈心,希望他到家乡相庄村任*支部书记。陈士新有些犹豫,相庄村经济薄弱众所周知,当年村集体欠有上百万元的债务,自己如果回来,打拼数十年的事业和每年丰厚的收入怕要付诸东流。可有着近20年*龄的他转念又想,既然组织这么信任我,肯定是觉得我的能力和资源能够把相庄村带好,哪怕就是为家乡,这次也应该拼一把。想到这里,陈士新向组织表了态:“服从!”
做了数十年供销员的陈士新是夏集镇公认的“能人”,会谋事、能干事。上任伊始,陈士新先从加强村*支部建设着手,打造一支有干劲、有办法、有纪律的*员干部队伍,进而带动广大村民。
为了壮大集体经济,陈士新开动脑筋找资源,调查发现相庄村土地资源分散零散,效益低且浪费巨大,他就从土地流转“落子”,盘活土地资源腾出发展空间。年时相庄村接到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他判断,这个项目对村级发展是个机遇,于是他立下“*令状”,与村干部挂上“倒计时牌”,每天凌晨4点多到现场,协调矛盾、安排挖机,晚上连轴开总结汇报会,安排接下来的工作。陈士新上任10年来,相庄村共实现土地流转多亩,为集体经济增收多万元,土地增减挂钩多亩,实现增收多万元。
通过土地资源的盘活,陈士新不仅将一个原来负债多万元的贫困村变成了“无债村”,还为相庄村的产业发展彻底打开了空间。陈士新带头在村里承包了蟹塘养殖水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些年全村农民承包农田人多了,他又带领农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增强抗风险能力。
生猪养殖在相庄村有一定基础,在陈士新主持下,相庄村在镇*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永红生猪养殖*支部和永红劳模创新工作室,依靠这两个组织,如今相庄村近80%的在家村民都在从事生猪养殖,单这一产业就实现人均收入净增近万元。依靠自己跑供销积累的资源,陈士新还带着生猪养殖大户外出学习取经,后来又将这一产业升级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级平台公司负责土地流转、永红生猪养殖合作社提供项目资金、散养户入股合作,提高了养殖效益。相庄产出的生猪畅销苏南,还在外地成立了相庄生猪销售处。
“我就是通过参加生猪养殖,从贫困户的名单上除了名的。”相庄村中心组的张成余笑着说,脱贫在本村还不算什么,隔壁刘沟组的万洪喜、野庙组的相华文、胜利组的王九昌等人还通过养猪真正致富了,希望自己能和他们一样,通过劳动过上更好的日子。
打开陈士新的工作笔记本,一页页纸写满了他进村入户走访贫困群众的情况。“扶贫助弱奔小康,在我们村一户也不能落下,一个人也不能落下。”十年来,陈士新走访了全村家家户户,村里24户低收入农户的名字他个个都叫得出,家家情况都熟知。很多低收入农户都有年纪老迈、行动不便的问题,为了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陈士新协调为这些农户家里安装了能够连线到帮扶干部的摄像头。村闸北组的张恒遭遇家庭变故,爸爸妈妈都离开人世,他常年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陈士新时常登门看望,年年都与祖孙俩一起过节,并一直资助张恒读完初中。
说起十年来相庄村的变化,村民人人都能说出他们的感受:“道路组连组,养殖田连田,楼房幢连幢……”近两年全村新建硬质道路20多条,全长约40公里,如今全村硬质路面覆盖率已达95%,一幅新农村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呈现。
点击视频,请看电视片《陈士新的“三板斧和小康路”》
乡村振兴百村行.
陈士新的“三板斧和小康路”
宝应县夏集镇的相庄村,它地处夏集镇的腹部地区。十年来,一个负债近百万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相庄每年固定收入过百万,集体经济总量过千万,那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呢?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提到相庄村现任村支书陈士新,大家都是赞不绝口。
宝应县夏集镇相庄村村民秦玉洋张长荣秦:我们陈支书这个人为人非常善于谋事,他这个头脑活动能力强,他是搞工业出身的。张:几年来主要就是在他的带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善于动脑筋把大家团结在一起,他口碑在村里很好的。秦:搞工业出身的,谋划事情是相当的在行,一是喜欢找事做,也就是说为村民办实事,不要等村民找到他,他才来解决这个事情,他是自己主动的喜欢找这些事情做,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他就是相庄村的村支书陈士新,生于年的70后。年的春天,夏集镇*委任命他为相庄村支部书记。宝应县夏集镇相庄村村支书陈士新
记:陈支书您好,您刚开始接手的时候,村里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陈:刚开始到相庄来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应该说在夏集镇来说是最差的一个村。相庄不靠国道,也不靠省道,应该说发展挺难的,道路建设也很差,基本上没有通组的道路。当时来的时候也负债一百多万,实事求是讲当时心里还有压力。人居环境这一块也是比较差的,相庄应该是扬州市生猪大村,应该说是脏乱差。
在村里人看来,陈士新是个大能人。他19岁出去闯荡,跑销售、搞营销,电器、线缆、化工样样都干过……靠着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陈士新的自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宝应县夏集镇相庄村村支书陈士新
记:那您当时为什么想要接手相庄呢?
陈:本人是相庄人,也是一名*员,实事求是讲也想起宣誓时的诺言,也深知相庄这一个地方是贫困村,也想为这个地方做一点事情,自己在外面做生意这么多年,应该也知道想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因为爱宝应,所以看的更深情!
记录宝应人文风景、历史现代……不一样的呈现,全新的视觉感受与文字表达。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