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文体活动中,全校成立了约五十人的文艺宣传队,其中有三十人的合唱队,还有演话剧、活报剧的十多人的表演队。演唱的歌曲有《大路歌》《打长江》《前进歌》《新女性》《伏尔加船夫曲》《锄头舞歌》等等。抗战爆发后,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在全校教唱,如《抗敌歌》《义勇*进行曲》《九一八小调》《毕业歌》《大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太行山上》等等,进步歌声响彻校园。文艺宣传队还到学校周围村庄去搞村头演出,宣传抗日。“爹娘啊,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哪年哪月才能欢聚在一堂?”一曲《松花江上》的演唱,围观的群众无不为之动容而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还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小黑子》等。学校组织到附近两个县的首镇(宝应县氾水镇及高邮县临泽镇)去搞街头演出,宣传抗日。演出时受到成千上万人的热烈欢迎和赞扬。
年春节,学校将自愿留校过年的师生五十余人组织起来,在校内集体度过一个很有意义的春节。春节当天的早餐除有稀饭外,还有肉包子,菜比平时多加了一盘甜蒜头和一盘煮大豆。开饭时,老师在餐厅黑板上写了几个特大的字:“吃大豆不忘东北!”给学生们留下了极深的抗日印象。不久,因日寇陆续占领了运河沿线各城镇,芦村小学离运河只有十公里,故而形势紧张起来。不少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在校的安全,纷纷来校要求接回学生。在此情况下,学校觉得学生安危责任重大,决定暂时解散。
解散前,在三、四、五、六年级同时宣讲《最后一课》(法.都德著)。那天上午第四节课,校园里特别的安静,每个教室都在讲读着《最后一课》。突然,不知是从哪个教室里传出了一片哭声,接着各个教室里都传出了哭声,这哭声由小变大,逐渐地变成了嚎啕大哭,各教室哭声连成一片,声音越来越大,全校老师也都分别在各年级教室里和学生一起听课,最后相拥相抱,哭成一团。大家都觉得日本*子要来了,我们就要成为亡国奴了,就像《最后一课》课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深悔自己过去学习不够努力,今后的日子将怎样过……在一片哭泣声中,下课铃声响了,应该排队吃午饭了,可是同学们谁也没有离开座位,谁也不想去吃饭。老师们只得含着泪安慰劝说同学们去吃了饭。饭后,同学们一个个都拿出了自己最漂亮的小本子相互题词留念。看看那些本子里题得最多的词是:“还我河山”“舍身取义”“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誓死不做亡国奴”“踏着烈士们的鲜血前进!”……等等豪言壮语。此后,许多学生弃文从戎,走上了抗战第一线。
(根据原芦小学生、武汉大学*委书记章晓明口述整理)
征稿启事
亲爱的朋友:
这里是!
这是我们倾心打造的一个自媒体综合平台。
传播正能量,展现生活美。
在这里,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借助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手段,围绕宝应人(英雄人物、传统艺人、草根故事)、宝应事(热点新闻、生活趣事)、宝应史(地名故事、景点传说)、宝应美食(特色菜品、传统美食)、读书旅游、情感生活等。内容不限体裁和篇幅,我们将对您的原创首发来稿悉心编辑,及时发布,呈献所有关心支持宝应发展的,各地各界的朋友们。
期待您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