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好、家风正,一家传递正能量
父辈们的品格深深影响子女做人做事。梅应恺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大学。大哥梅应良:解放初期,血吸虫病是我国长江沿岸流行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梅应恺的大哥梅应良高中毕业后,前往条件艰苦的宝应开展血吸虫防治工作,进疫区、搞测绘、查螺情、访百姓、查病情。因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上表现优异,梅应良得到学习深造的机会,先后在北京俄语学院、天津大学学习,后被分配至苏州从事教育工作。大姐梅应雯:解放后,*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发展工业。当时已被镇江医学院录取的梅应恺大姐梅应雯,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工业,希望能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贡献。年,在扬州华东第二工业学校学习机械制造加工专业的梅应雯毕业后,被分配至骨干*工企业东方机器厂工作。年,组织将梅应雯从东方机器厂调到湖南新邵红日机械厂。梅应雯接到调动通知后,她立即赶赴新邵,参与建设红日机械厂。二哥梅应宽:梅应宽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专业,是一名地质学者,曾获国家遥感技术一等奖,常年工作在人迹罕至的地区,勘探矿藏。梅家小院保存的一块4亿多年前的三叶虫化石,就是梅应宽在外出勘探时发现的。二姐梅应娴:二姐梅应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专业,毕业后在宁波镇海炼化任工程师。在镇海炼化扩建时,梅应娴赴日本考察购买设备,没有出现过差错。梅应恺说:“我的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是中共*员,他们爱国、爱*、爱人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从不嫌苦叫累,一生为*为国贡献己力,并觉无比荣光。”年纪最小的梅应恺年赶上了高考停止,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在工厂做工期间,奋发努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成为一名律师。前几年,江都区法院招聘人民陪审员,梅应恺主动参加志愿者队伍,成为一名人民陪审员。在担任人民陪审员期间,他参与审理各种刑、民案件几百件,他还利用专业知识为社区提供法律服务,积极参与、主持社区民事纠纷调解工作,在社区“温馨驿站”坐堂值班,接受法律咨询,义务宣传法律知识。梅应恺的妻子王成霞是一名教师。王成霞在执教期间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激发学生对自然课的学习兴趣,王成霞千方百计设计实验、准备材料。王成霞的学生参加竞赛,曾获全国一等奖。退休后,王成霞仍旧热心教育事业,帮助多名外地民工子女实现入学梦,她还主动关心街坊邻居孩子的成长,特别关爱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得益于好家训、好家风,梅应恺家庭成为市民熟悉的模范家庭。梅应恺参与撰稿、编辑社区简报——《禹王宫风采》,他的不少文章被区、市报纸录用;前几年,他协助社区兴建社区文化中心——禹怀楼,与其他文友绘制“仙女庙老街地图”,为研究老街历史文化东奔西走;梅应恺现在还担任《仙女镇志》副主编,动员全家收集整理资料,目前已完成初稿数十万字。“梅氏家风家训深刻影响了梅家的祖祖辈辈,赓续红色血脉更是重中之重。”在梅应恺的影响下,子女都考上大学,第三代也都是爱读书、爱学习的孩子,外孙女王梅玥关爱社区老人,多次参与面向聋哑人的志愿服务,曾被评为“市级道德标兵”,孙女梅静言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标兵”。家训好、家风正,家人传递正能量,是梅应恺家庭给邻里街坊留下的普遍好印象。一家人将勤俭、好学、奉献和团结等良好的家训内涵化作为人做事的行动准则,将记忆中的乡愁和现实中的笃行紧密结合,生动诠释了“书香传家远,忠厚继世长”的小院故事。-END-
???????来源
扬帆
??责编
温暖的馨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