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曹甸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曹甸庙会如今已成为曹甸乃至里下河地区民俗文化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
庙会期间,定善禅寺内外人山人海,沿河两岸车水马龙。带动了曹甸的商贸交易,每逢会期,南来北往,商贾云集,相聚成市,购销两旺,客流量达数万人。
庙会上,有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携带料器、剪纸、面塑、皮影、糖人为游客现场展演;有传统的舞龙舞狮等表演活动,让游客连连叫好;有糖面、冰糖葫芦等各地风格迥异的名特小吃和美食满足你所有的味蕾,让你时时有惊喜!
庙会似一年一度的春风,从明清两朝一直延续至今,定善禅寺的声名越传越远,使曹甸镇的商贸流通越来越繁荣。庙会期间,许多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和习俗,如浇糖稀、捏面人、老铁匠、老篾匠、照面饼等,庙会期间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定善禅寺在曹甸镇古塔村(旧时称塔儿头)境内,曹甸人喜欢叫它“塔儿头”或“大庵”。始建于公元年,开山为东晋安帝时世称辩才的学问僧德聪,距今已有多年,是苏中地区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定善禅寺有三座山门,东为文武殿,西为城隍庙,定善禅寺居中,三者一体,前后有房共99间半,殿宇巍峨,楼阁参差,雄踞古泾河北岸。寺内外古迹颇多,大小两座宝塔,以镇海塔最负盛名。寺后一株古银杏,周长一丈,枝繁叶茂,垂乳数十,虽年年纸课焚炙,均未受损,人以为异。六十多年前被锯倒,然而天不灭此树,伸向四面的残根吐出新芽,历经风风雨雨,化作6株顶天立地的大树,依傍双塔,环绕古刹,形成一派葱茏茂密气势恢宏的丛林奇观。
来源:美丽曹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