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有一种元宵民俗,叫客家香火龙
TUhjnbcbe - 2021/7/6 15:19:00

正月十五闹元宵

猜灯谜、吃汤圆、放烟花

各地习俗虽有不同,但都是一派热闹景象

而在江西龙南,有一种元宵民俗

流传千年,别具特色——香火龙

客家香火龙XIANGHUOLONG

江西龙南是客家摇篮赣州的纯客家县(市)之一,自古以来为赣粤边际重镇,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香火龙就是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元宵传统民俗。

▲栗园围门口的香火龙肖雨摄

香火龙起源于唐朝宝应年间,兴于明末清初,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形成了融呼龙、起龙祭拜祖宗、舞龙、放龙、送龙为一体的客家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

▲客家香火龙王建春摄

龙南香火龙的道具就地取材,用稻草扎成一条6米的龙身,用线香造型,用柯树灰和草纸做成的火花加以点缀,造型美观,结构精美,表演人数一般在15人以内,不受场地限制。

▲扎龙王琼摄

▲制火花王琼摄

▲点线香王建春摄

▲插香左图王琼摄右图肖雨摄

由于龙南香火龙不像别处的香火龙那样分节或者分筒,而是连续不断的长龙表演,所以表演时整条龙此起彼伏,星光闪闪、火浪滚滚,栩栩如生。加之呼龙语、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贯穿始终,使得龙南香火龙表演热闹非凡,扣人心悬,气势恢弘,场面壮观。

▲里仁镇正桂村香火龙熊民芸摄

▲香火龙徐晓虹摄

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是一项连接赣粤闽及世界客属情感、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感的活态项目。年被公布为第二批江西省级非遗名录。

xiang香huo火long龙1扎龙

整条龙全长约6米,龙头、龙身、龙尾都是用竹条和稻草扎成,然后用线香造型,用柯树灰和草纸做成的火花加以点缀。

2起龙祭拜祖宗

正月十二,舞龙队将香火龙高高举起,之后在龙头的率领下,从中厅的左侧进入上厅祭拜祖宗。

3舞龙

舞龙动作不复杂,但队形灵活多变,颇有难度和特色,包括团龙、四柱落井、*龙摆身、*龙缠柱。

4放龙

正月十二、十三、十四日表演完毕后,舞龙者把香火龙安放在起龙的祠堂。

5送龙

正月十五日晚上9点,在稻草龙身上插满香,摆成“伏龙”状,在地上插上三柱香,两根蜡烛,然后将草龙点燃,稻草龙顷刻间化为灰烬,称之为“送龙”。

▲客家香火龙王建春摄

-end-

编辑:李越

审核:廖笑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种元宵民俗,叫客家香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