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古镇
沙沟镇现存七十五条巷子,以姜家巷、张氏名宅、赵家大房、明清时酱园、旧时理发店铁匠铺、鱼市口老街等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为最大看点。徜徉其中,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丝丝入扣,沁人肺腑。明清两代,无徽不成商,苏州与扬州的繁荣,离不开当地商帮的贡献。沙沟也是他们的重要基地。古镇的建筑,起源于徽商的积累,但风格明显不同于徽州民居青瓦粉墙的素雅恬淡,多了几分淮扬气派的精工富丽与深仁厚泽。沙沟有一道极具特色的景点,就是明清公厕。厕所而为景观,举世罕有。这是沙沟生活美学的体现。厕所位于沙沟古镇的后大街,原是明末清初沙沟富商陈树堂祖上的私人厕所。从外表看,这间厕所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当地人一直都称它为“洋厕所”。厕所面积不大,但里面另有乾坤。厕所坐北朝南,东西北各有三个长座椅,可以同时容纳六个人如厕。为了防止异味飘散,木桌的底部都会铺上鹅绒鸭绒。同时,木桌上还有一个柏木短几,可以放置茶杯茶壶、水烟壶等。同时,在出口还有净手铜盆、香熏炉具,与现代公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可以一边解决三急,一边吸烟会客谈事,可谓精神与肉体享受的完美结合。庄子说,道在屎溺,诚此之谓也。明清厕所的外部与内部游客来兴化,除了观油菜花赏水上森林公园外,古老的沙沟公厕,也成为网红景点。沙沟商业的繁荣,一直持续到民国初期。年前后,沙沟还保留了几个较大的行业,如典当行、南北货、土烟、绸庄、酱园、药店、米行等,这些汪曾祺笔下的“老行当”,辐射广远,成为里下河记忆的硬核。改革开放初期,沙沟一度边缘,毕竟水路交通竞争力有限。但沙沟人民“居易俟命”,坚持自己的特色,他们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特色鲜明的生态经济,农产品深加工,尤其是鱼圆产业,天下闻名。如今的沙沟利好不断:连淮扬镇高铁已经通车,从沙沟驱车半小时可抵达距离最近的宝应南高铁站;阜兴泰高速公路也将全线贯通,沙沟届时就有了高速出口;旅游产业初见成效,依托鱼米之乡打造“古法捕钓十八帮”渔文化风情体验园,依托始建于元朝的大士禅林建设菩提文化产业园。坚定的文化自信与个性化的发展模式,加上时来运转,沙沟定然前途无量。环境优美与经济发达兼具不容易,之所以能如此,靠的是这里淳厚悠远的地方文化。如今泰州地区主打三张名片:梅兰芳、泰州学派、里下河文学流派。在里下河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兴化作家贡献最大,沙沟人庞余亮功不可没。文学只是文化的一部分,里下河文化是江淮文化的核心,而沙沟,则是里下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的农业、渔业、商业、民俗与文学传统,是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的最好样本。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乾隆江南通志》载:“王太保祠在盐城县西沙沟口祀晋王祥”。“二十四孝”之一的“卧冰求鲤”,无人不知。当代人喜欢说“这不科学”,我的朋友许石林解释道:大众传播,不必拘泥于情理,可以采用夸张与极端的方式。宗教如此,世俗文化也当如此。沙沟有四棵古树,见证了这里的沧桑。大士禅林多次重建,寺中古菩提树历尽劫波,满眼苍翠。此树梵名阿唎瑟迦柴,又名无患菩提,寓意是无忧无灾。这来自遥远南国的树种,却在沙沟花开花落,垂年,这是何等的福缘?大士禅林大士禅林大雄宝殿东侧的香橼,历史同样久远,是财富和幸福的象征。抗战中,被被日本飞机炸断树根,本地人性海师太用沙沟湖荡淤泥敷住。古树绝处逢生,香气四溢,象征华夏文化的不绝如缕。姜家巷耿姓庭院中有一棵岁的紫薇树,枝干如龙,树冠似凤。象征考运的“官样花”,如同文昌帝君,接受着学子的膜拜。同样有多年树龄的银杏树,堪称里下河的银杏王,气定神闲。它是沙沟的消息树、平安树,更是祈寿、求子的幸福树。崇文重教是这里的传统,笳吹弦诵,进士举人不胜枚举。陆游、施耐庵、郑板桥等人在沙沟也留下了宝贵的印迹。年,炮火连天之际,沙沟三元宫迎来了颠沛流离的苏中公学,为江苏乃至全国,培育了无数的人才。苏中公学文教兴盛,民俗更是美不胜收。沙沟前身为古射阳渔村。渔民们收获后,聚拢渔火庆祝。湖上渔火,天上星光,相互照耀,天人合一,这就是沙沟大型彩妆游走灯会的源头。每年正月十五,灯队延绵十里,“人在灯中行,灯随人走动”,游客如潮,长夜如昼,共贺太平。沙沟有上百座古庙,东岳庙会是影响方圆百里的民俗盛会,供奉东岳菩萨。沙沟比别处多了两尊神灵:明代忠臣海瑞和杨继盛。对忠臣与清官的崇拜,独树一帜。天生丽质而又心性良善的佳人,岁月只会增添风华。沙沟便是如此,时光飞驰,这里出落成天然的影视基地。《霜天湖》《最长的拥抱》《哺乳期的女人》,一部电影又一部电影,随着镜头的推拉与闪烁,沙沟的风采走向更广的世界。环境美,人文更美,这是沙沟幸福生活的来源。兴化有土话:穿是威风,吃是真功。沙沟人好客,好客的内涵与外延,就是好吃。沙沟人善于养鱼种菜,更善于做鱼做菜。谚语有云:游在东吴杭州,食在广陵沙沟。沙沟有全国最大的淡水鱼交易市场,中国唯一的里下河淡水渔业文化博物馆,还有相当数量的鱼姓居民。《舌尖上的中国》经常提到“食材”与“恩赐”这两个词。在沙沟,可以充分领略一种天然的享乐主义,他们将“自给自足”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沙沟全鱼宴”的鲜美,令所有食客刻骨铭心,更别说惊人的便宜了,真的是平头百姓的恩物。他们的主打菜是“鱼圆藕夹水粉鸡”,“沙沟大鱼圆”因被路过沙沟的乾隆赞颂而驰名中外。“青草鲢鳙”是四大淡水鱼,青鱼,当地叫青鲲、鲲子,是标准“头牌”,肉质紧致鲜甜,允称上品。取湖里大青鱼中段,片下最鲜嫩部分,两把菜刀左右开弓,剁至烂熟,用力搅拌,在油锅中炸至金*,外*内白,入口绵柔,回味久远,如山楂树之恋。如图天下的鱼圆多矣,只有“沙沟大鱼圆”,以“败家子请客”般的豪横与匠心进入《中国名菜大典》。平淡最见功夫。燕翅鲍鱼做得好要本事,豆腐白菜做得好更是如此。沙沟人桌上,总有一道青菜汤,完全原生态,不用佐料,只放一点盐,却能让人历经繁华之后,品尝到饮食乃至人生的大道。因为龙哥的协调,我在沙沟某食堂里,领教了沙沟菜的鲜甜纯美。沙沟看重“四时八节”。每到节日,孩子们新衣新鞋,银项圈银手镯,灵气洋溢。立春的春卷,古法制作,又名脆皮春卷,入口即化。立夏鸡蛋,立秋香瓜,立冬蚕豆,柔软香脆之中,满眼满口满心,都是对生活的满足,对天地的感恩。美丽生态,发达经济,悠久的雅俗文化,富裕而幸福的生活,都来源于了不起的传统文化,还有当下的良*善治。沙沟,是乡村振兴的优质模板,更是最佳的起点。尘世最美!—END—本文作者:刘根勤刘根勤,男,江苏兴化人,文史学者,中山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
刘根勤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