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红色印记洪佳从放牛娃到县委书记
TUhjnbcbe - 2021/2/10 17:31:00
奶奶喂新生儿高丽参粉去胎*,结果导致消化 http://www.xyyhd.com/lcbx/16987.html


  洪佳,年出生,今惠州市龙门县人。在他的恩师吕甫英的引导下,从一个懵懂无知的放牛娃参加革命,直到解放后担任河源县委第一书记。他常说:“是革命的大熔炉锤炼了自己,是共产*的教育和培养成长了自己。”

聪明机敏,游击小交通


  

年,14岁的农家少年洪佳在龙门县的平陵相记学校读书。这是一间抗日民众学校。当时,另一间抗日民众学校——博罗县公庄镇水东陂学校的吕甫英老师是中共地下*员。吕甫英老师经常到相记学校给同学们讲抗日救国的故事和道理。洪佳很喜欢听吕老师讲课。吕老师觉得这位少年淳朴、勤学、聪明、机敏,便有意培养他,引导他走上革命的道路。


  年,洪佳跟随吕老师到水东陂学校读书。吕老师秘密吸收洪佳当了地下联络员,让他为当地地下*、游击队的活动做一些联络工作。这一年,洪佳才15岁。在地下*、游击队内部,大家都称洪佳为“小交通”。第二年,洪佳正式成为游击队的交通员。到了年,洪佳担任中国人民解放*东江纵队古岭独立大队交通员(古岭乡属河源县即今河源市,平陵当时属河源县辖)。


  “小交通”洪佳的活动在龙门县平陵、河源县古岭、博罗县公庄一带。一天早晨,部队领导问洪佳:“小洪,现在有一项重要任务交给你。”还没等领导具体布置,洪佳就亮声回答:“保证完成任务!”原来,领导要洪佳将公庄地下联络站的一份情报火速送到古岭独立大队驻地。接受任务后,洪佳二话没说,马上出发。


  他手拿一根竹枝当做放牛鞭,走在乡间路上,边走边注意周围的动静,边走边想着如果遇到敌人该怎么办。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叫“何树堂”的地方,没想到,偏偏敌人在“何树堂”设了关卡,要检查来往行人。洪佳一怔,飞快地思索对策,计上心来……


  “哞……哞……”“小交通”洪佳学了几声牛叫,做出要叫唤牛的样子。接着边哭边喊:“牛丢了!牛丢了!我的牛呢?我的牛!”这时,他也不走原有的山路了,赤着脚就在山坡上朝东走一段,又朝西走一段,就像心急要找走失了的牛。守卡的敌兵看见一个放牛的孩子在找走丢的牛,竟然没太在意,没去管他。就这样,“小交通”机灵地避开了敌人的关卡,将情报按时送到了古岭独立大队。独立大队队长钟锦秀接过情报,听了洪佳讲了这一路的经历,拍了拍“小交通”的肩膀,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精灵仔!”

筹集武器,武装铁流队


  

一九四七年的初夏,龙门县白芒坑与国民*反动派的武装斗争火热地开展起来。洪佳和战友梁德、李觉、刘安德等人,在白芒坑农会里忙个不停,动员当地的青年农民踊跃参加人民解放*和民兵,扩大革命队伍;同时,抓紧训练民兵,提高地方武装组织的战斗力。


  此时的洪佳已经有了5年的革命生涯,虽然只有20岁,却是一位举止稳重、有勇有谋的年轻的“老兵”了。在他和战友们的日夜操劳下,白芒坑一支有40多位青年农民参加的地方武装队伍组成了。上级命名这支队伍一个响亮的名字:“铁流队”。


  一九四七年六月十五日,在龙门县白芒坑后山天湖庵举行了简朴、隆重的“铁流队”成立大会。“铁流队”由上级派来的朱湘祺、张奕生分别担任队长和指导员,洪佳被任命为小队长。


  队伍是拉起来了,但是战士们背的武器却大多是大刀、铁叉和鸟铳,甚至连鸟铳都少,步枪更是少得可怜。这可怎么打仗?朱湘祺队长和张奕生指导员找到了洪佳小队长。


  “洪佳,你要想方设法搞到武器弹药,做到‘铁流队’人手有枪,人手有弹。”朱湘祺队长开门见山对洪佳说。


  “洪佳,你熟悉这一带的各方情况,相信你有人手,有办法搞到武器弹药的。”


  洪佳响亮地回答:“是!队长、指导员,我保证完成任务!”


  洪佳立即找梁德、李觉、刘安德等战友商议。


  这帮战友们长年在这一带活动、打游击,哪家有枪防身,哪家土豪劣绅有枪有弹,横行乡里等情况都一清二楚。大家七嘴八舌,热烈讨论……


  洪佳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收住话题:“好!我们就用‘借、捐、要’的三个方法来筹集武器弹药。”很快,洪佳便列出了找谁“借、捐、要”的名单出来。


  洪佳带领战友们立即行动,针对不同的人“借、捐、要”武器弹药。这三个方法还真是管用。洪佳亲自到河源县,找到参议刘坚白,借来一支驳壳枪、一支步枪和一匹马等。洪佳等人马不停蹄,动员那些支持革命的群众捐枪捐弹。


  没多久,洪佳等人就收到了一批群众的捐枪,洪佳和战友们兴奋不已,深切感受到共产*是民心所向!


  而对于那些土豪劣绅则是要枪——就是强迫他们交出枪支。


  就这样,很快,“铁流队”就武装起来了,40多名队员人手有枪,人手有弹。


  朱湘祺队长笑哈哈地拍着洪佳的肩膀说:“洪佳,你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你可真有两把‘刷子’。”


  “是啊!‘精灵仔’名不虚传啊!”张奕生指导员满意地说。


  “报告队长、指导员!我算不了什么,是你们领导得好,是你们的信任给了我力量,是龙门群众的觉悟高!”洪佳受到表扬,有点不好意思,谦虚地说。

夜渡鱼塘,跳出包围圈


  

年,中国共产*领导的革命武装成立了“广东人民解放*江北支队”。由于表现出色,洪佳被任命为江北支队第一团副官,负责部队的后勤补给,比如购置武器弹药、筹款筹粮等事务。


  这年冬天,北风呼啸。洪佳带着一位保卫员顶着凛冽的北风,到外地购买枪支、子弹。一天,他俩带着购得的枪弹和一些别的物资,赶往部队驻地。傍晚,两人来到古岭川灶村,打算休息一晚再赶路。事有凑巧,国民**队一个连突然包围了村子。国民*兵只在村外大喊大叫:“村里的共*快出来!不出来,我们就打进去啦!”洪佳应对紧急情况处变不惊,任凭“嗬呵鸡”(客家方言:指声音大本领小的人)乱喊乱叫,也不慌不乱。他向当地村民问清了出村道路的情况,决定“夜渡鱼塘”,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到了半夜,洪佳和保卫员带齐东西,悄悄摸到村前鱼塘。他们顾不得塘水冰凉,静静蹚过塘水,上了对岸,又悄悄下到稻田里。两人正要快步前行时,国民*兵发现稻田里有人影移动,一阵枪弹呼呼打过来。“分开跑!前面会合!”洪佳急声对保卫员说。说完,两人立即分开。经过一段时间的周旋,洪佳和保卫员机智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胜利会合了。他们清点了一下物品,好的,一件不少!接着,两人又快快赶路。


  机智、乐观的洪佳就这样在共产*的队伍中不断地磨练和摔打着,一次次历险,一次次脱险,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


  解放后,洪佳在中共华南分局*校、华南分局土改团学习、工作;年到年,他在他曾经长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河源县先后担任过副区长、区委书记、县长、县委第一书记等职务,年9月调到连山县任县委第一书记。他常常感慨:“我原本是个放牛娃,能成为一个县委书记,全靠*组织的培养。”

来源:*史微课堂

惠州*建

聚焦*建热点讲好惠州故事

唱响改革强音服务争创一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色印记洪佳从放牛娃到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