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赏秋2日徒步行
01
缘起
兴起去婺源赏秋的念头,源于郑州贾鲁河的疏浚、修整和绿化。贾鲁河整好开放之后,经常会沿河北岸的步道散步,时间长了,对花木随季节而变化的感知力也增强了些,国庆过后,渐渐就有了专程出游赏秋的愿望。先是在省内,十月中旬后利用双休日开车分别去了太行深处的博爱县江岭村,那里满山的*栌树叶子正红;以及嵩县白河镇,正值千年银杏林一片金*。
江岭*栌乏人问路边的一棵落叶满地的银杏树
(落叶下面有很多千年银杏果啊)
山谷中尚有青叶的千年银杏对婺源的向往由来已久了,但主要是关于油菜花在春天盛开的传说。网上搜了搜,竟然以前不知道,婺源的秋景完全不逊于春天的油菜花。于是决定11月中下旬,婺源枫叶最美的时节,去婺源徒步,赏秋。
02
路线确定
婺源篁岭的秋色很著名,但主要是村民“晒秋”时房顶的五颜六色,声名煊赫,游客熙攘,不适宜徒步行。婺源古属徽州,解放后才划归江西,于是我们从遍布婺源的十几条“徽商古道”中选择本次徒步赏秋的线路为县西部岩前、长溪、石城三个村落之间的山间小道,偏僻、古朴,且长溪、石城两个村落都有大片的古枫林,以及“粉墙黛瓦马头墙”式的徽派传统民居群落。
03
行程实录
第一天
岩前——长溪的古道,7KM,用时约4个小时。
乘高铁到达婺源县城,民宿住一晚,第二天一早搭乘“镇村公交”,沿婺源县城——清华镇——景德镇市的公路,在岩前村下车。说是公路,其实也没有什么车,车上也没多少人,一路很清净,景色很耐看。
途中有一些收费的景点,下车看了一个彩虹桥,在清华镇,南宋的,距今年历史,是古徽州最长、最古老的一个廊桥。然后继续搭镇村公交前行,在岩前古道入口的一个小路口处下车。岩前到长溪的古道7公里,据说驴友的用时为2小时,我们慢了点,4个多小时。从岩前到长溪,再到石城,这是一条上行的道,有点费体力,另外第一天有点不适应,算是热身吧。
岩前到长溪的古道
(一路上基本就是这种风光,没碰到一个人)
乍见山村,红意突现:长溪到了
长溪村中的小巷,各家门口都有个家训牌
长溪:小桥、流水、人家
(这条河也许就是长溪村名的由来吧)
山村日将暮(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们严阵以待,落日晖中徽韵浓)
第二天
长溪——石城,13KM,用时约6小时。
长溪村住了1晚。晨起观日出之后,踏上去石城的征途。长溪和石城之间山路只有13公里,走公路则需绕上68公里的大圈子。这一路仍是上坡,然而风景的变换多了不少,不像岩前到长溪那么单调,就一条路,基本上不存在走错的可能。路上没有路标,但只要沿着溪水走,沿着最清晰的路径走,大方向向东,就基本不会出问题。
另外当地人和游人明显多了,可以问路。行至半途,有两个基本废弃、只留下几户老人家的小村子:曹家和方家。可以在曹家村露餐。当前面大片竹林出现的时候,石城村就不远了。
途中的木桥
到石城的古道
茶叶,茶花
(婺源绿茶史上曾经很有名)
曹家村的农舍
白云作伴不觉远
石城人很多。次日清晨,天未亮,俯瞰石城的那个山坡上就已经密密麻麻挤满了人,足有上千,一些人为了抢占理想的机位,出钱雇村民从前一天晚上就替他们看着支好的三脚架。
蒙蒙天空中,能看到通向石城的公路上,大开着雪亮车灯的小汽车还在一辆一辆地过来,人们都在期待传说中的薄雾、炊烟、红叶、黑瓦白墙。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那是许多人一幅心底深处的画。
石城(清晨的小山上聚集了上千摄影家,?天上至少飞着十余架无人机。)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石城不同的地方在于,来棵树龄在七、八百年的高大枫树与村落杂处共生,相互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每到秋季,成片的古枫,由绿,而*,而红,一路散发着昂扬的生命力,成百上千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向上,向上,以致高达数十米,枝繁叶茂,抵御着日渐明显的寒气的威逼。面对一棵棵高大的中国香枫,游人们只有仰视方可一窥堂奥。这大概也是石城一定要收门票的理由吧。
余年的高大香枫树与村落居民杂处共生
红意尚好
然而最后不得不遗憾地补上一句:今年江西婺源地区连续5个月没有下雨,连村民们吃水都遭遇了困难,红叶也跟着一道遭了灾。本就相对稀少干枯,一阵寒风,更是凋零无数了。
04
回程
石城宿一晚,第二天上午回婺源的时候,正值“婺马”封城(婺源国际马拉松赛),县城的车过不来,石城自然也没有车回,幸而与两个长沙的女孩儿拼到一辆私家车,每人元。又次日,高铁回郑,结束首次徒步赏秋之旅。
来源:旅游学院:张文霞
排版:张鹏腾
统筹:郭闯
审核:张琳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