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灌水 » 杨禹德班气候谈判吵出一番新天地g3htwc15
TUhjnbcbe - 2020/7/11 8:47:00
如何治疗白癜风最好

杨禹:德班气候谈判 吵出一番新天地


最新鲜的消息是,在南非德班海边,全球气候大会开幕前夕,连着下了几天的雨。天有点凉。以为到了南半球马上就能享受阳光的人们,难免有点失望。不过没关系。这段注定了要吵出一番新天地的日子,才刚刚开始。两年前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束之后,劈头就是一场暴风雪。很多与会者、,都滞留在机场,回不了家。那次,因为期待太高,所以失望很重。更要命的是,非常多的舆论,把哥本哈根失败的原因,明里暗里地归纳到中国身上。最要命的是,皮球被踢到中国脚下后,中国几乎找不到马上把球踢出去的机会。这才有了来年春天,人大闭幕后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主动讲述哥本哈根内情的一幕。去年的坎昆,气氛和天气一样,温婉多了。因为期待不高,所以失望也不多。坎昆才刚开幕,谈判者们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 咱们把最难啃的骨头,留给南非德班吧 。于是,在坎昆,自卸包袱的所有人,都没被硌着牙。今年, 就坡下驴 的气氛,更甚。早在北半球还是夏天的时候,谈判各方就纷纷表态说,不指望在南非达成法律协议了, 把任务留给明年吧 。这个局面听上去有点让人悲观。但奥妙恰恰在于,如果大家都绷着劲、奔着那颗最大的果子去,在德班就有可能复制哥本哈根式的暴风雪。现在,大家都心知肚明,却也于心不甘,所以,这样的吵架,才会有气氛、有结果。最终,在德班吵出务实、有限、积极的一份小结果,应该在预期之内。当然,要走到这一步,还有两场恶仗要打。这正是德班谈判的两大关键点。第一仗,关键词是 双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一个谈判轨道,《京都议定书》是另一个轨道。这次的 全球气候大会 ,其实是两个会,在这两个轨道上同时召开。两个之中,《公约》是个基础,包括美国在内都 有约在身 。《议定书》则是关键,美国本来就没参加,置身其外,惹事生非。而这几年气候谈判的核心问题,就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2012年底完成第一承诺期后,要给续上个 第二承诺期 。德班大会面对的困局,则是日本、俄罗斯等明确表示说不同意再有什么 第二承诺期 了,要想减排,咱们另起炉灶吧。这个 另起炉灶 ,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底线。《京都议定书》是个啥宝贝,咱们非得坚守它?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因为它认可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如果改弦更张,另起炉灶,意味着这个相当于谈判基石级别的原则,就被推翻了,就得重谈。这好比小两口正商量着怎么布置新买的婚房呢,姑娘却突然说,嫁不嫁给你我还没定呢,你先自个儿玩去吧。显然,这属于给气候谈判开倒车。如果您关注气候谈判,那么这个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虽然说起来有点拗口,但一定得谨记周详。发达国家,认可 共同 ,忽视 有区别 ;发展中国家,则强调既大家 共同 承担减排责任,又在发达与发展中之间要 有区别 。有没有这个 区别 ,是质的不同。欧盟搞的那个征收航空业碳排放税,就只体现了 共同 、漠视了 有区别 ,把气候谈判桌上还没最后谈拢的事情,拿到现实中来, 先斩后不奏 ,生米煮成熟饭。相当的不地道。所以, 单轨 还是 双轨 ,对于德班气候谈判来说,是 To be or not to be 的问题。咱中国不可避免要吵的最大一 架 ,就是围绕这个。在这个问题上,国内媒体常犯两个低级错误:一是图省事。在提到气候大会的全称时,只提《公约》第17次会议,不提《议定书》第7次会议。这等于在替部分发达国家的 单轨 企图张目。二是不懂事。有时候一些国家憋着坏,攒一个新的谈判小框架,拿出来秀。咱们有些媒体上来就一通热火朝天地报道,将其塑造为推动谈判的新动力、新事物。岂不知,那都是些挑战气候谈判根基、跟咱发展中国家底线对着干的小动作。第二仗,关键词是 要钱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个要求,提得理直气壮。因为先搞了一百多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 历史责任 。但从哥本哈根、坎昆,一路谈到德班,越谈越发现,一些发达国家真是抠门。 抠门 表现有三:一是偷梁换柱。本来谈好了,从2010年到2012年,发达国家每年拿出100亿美元的 快速启动资金 。结果咱发现,发达国家把原来在别的援助框架下要出的钱,更名改姓,摇身一变成了这 100亿 里面的钱。二是推三阻四。一些发达国家只动员本国的私营部门出钱,有意无意地忽视*府出资的责任。三是借题发挥。拿着出钱当砝码,把钱袋子高悬半空中,然后在谈判桌上要求发展中国家在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问题上,不断让步。这个让步的过程,实质是占据一些新兴产业规则制定权和发展主导权的过程。针对这三大 抠门 ,中国当然要去吵架。吵的过程中也会有妥协,比如在透明度问题上,中国这几年一直很灵活。但吵的目的,是要很具体地推动发达国家承担自己应担的责任。这直接谈钱的一 架 ,就得锱铢必较。两场恶仗,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不让气候谈判开倒车,落实好巴厘路线图的授权,执行好坎昆会议的共识。11月28日,德班气候大会的开幕日,也是 吵出一番新天地 的出发日。怎么理解这个 新天地 ? 当有人要公然倒行逆施的时候,虽然整个谈判不能大踏步向前,但只要阻止了 开倒车 ,就赢得了 新天地 ;当有人充分展现了 抠门大爷 的本色时,从他钱袋子里抠出钱来,用这些钱启动急需推进的减排事业,就算是抠出了一番 新天地 。对于这已经开吵的德班一 架 ,不用担心吵得不给劲,也不用担心吵得失去控制。原因也有三条:第一,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里,藏龙卧虎,个个是吵架高手。拍桌子瞪眼、静默对峙、拂袖离席等国际谈判基本功,过去几年就常用。事关原则底线的谈判,有时候不能太温良恭俭让。中国的立场和声音,在谈判桌上、舆论场上,不是大了,而是还小。第二,咱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基础四国 这个概念,在国际气候谈判桌上,正越来越清晰。中国、印度、巴西、南非,逐渐拿出同样的声音,一把筷子,就是比一根筷子结实。何况坚持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的,远不止 基础四国 。尊重谈判双轨制,尊重这一基本原则的国家,在德班,毫无疑问,占据着多数。第三,吵架的目的不是分裂,而是全球更好地合作。所以,从德班的会场内外,我们既可以看到真刀真枪的吵架,也能够看到真心实意的合作。妥协和让步,是全球气候谈判一个永恒的关键词。小两口吵架,奔着散伙的方向去吵,和奔着求同存异、接着过日子方向去吵,吵的场面可能有相似之处,但吵的内涵和本质,大不同。这一点,你懂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杨禹德班气候谈判吵出一番新天地g3htwc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