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汉周读书
TUhjnbcbe - 2025/7/23 16:59:00
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index.html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年),其出生地为剑南道绵州(今属四川江油),一说为西域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李白著有《李太白集》,有诗文千余篇,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绝句。

唐宝应元年(年),李白辞世,享年六十一岁。

《上阳台帖》,为李白唯一传世的草书墨迹,是李白自咏、自书的四言绝句名帖。

《上阳台帖》分为五行,二十五个字。

原文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一作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笔势豪放流畅,矫若惊龙,雄浑大气,很符合李白豪迈豁达,不受世俗羁绊的性格特点。

有学者认为此帖为宋人伪作。

《邵氏闻见后录》记载:“世传李太白草书数轴,乃葛叔忱伪书。”

宋代大儒邵伯温的次子、学者邵博考证认为,所谓李白传世的草书作品,实际上是宋代书法狂人葛叔忱的伪作。

葛叔忱为人“豪放不群”,他曾为李白没有留下墨迹而感到非常遗憾,于是就在僧舍,纵笔作字一轴,题之曰:李太白书。

葛叔忱还特意叮嘱在场的一个僧人:“千万别说是我写的。”

邵博最后总结道:“叔忱翰墨自绝人,故可以戏一世之世也。”

——葛叔忱的草书确实冠绝当世,因此,其伪作也足以欺骗戏弄一代人了。

根据《上阳台帖》的题跋、观款、藏印印文可知,最早收藏这件作品的藏家是宋徽宗赵佶,提拔有著名的瘦金体“唐李太白上阳台”七个字。

南宋时,书画家赵孟坚、权臣贾似道等先后珍藏此帖。

元朝时期,为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张晏收藏。

其后又陆续在元代文学家杜本、欧阳玄、学者王馀庆、史学家危素、学者驺鲁等人之间转手。

明末清初,此帖的藏家有项元汴、梁清标等人。

清朝中期,《上阳台帖》为皇室收藏,引首有乾隆皇帝楷书的“青莲逸翰”四个字。

晚清时期,此帖为书画鉴赏家张伯驹所有,后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白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汉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