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爱卫办对我市创建省级卫生镇进行了现场评估,我市宝应县射阳湖镇、西安丰镇、泾河镇、黄塍镇、小官庄、山阳镇、高邮市周山镇、江都区真武镇、广陵区汤汪乡、市经济开发区朴席镇、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均通过了专家组考核评估,省爱卫会即将发文命名,这标志着我市所有67乡镇(除城关镇)将全部成为江苏省卫生镇(乡),也标志着我市在苏中率先实现江苏省卫生镇(乡)全覆盖。此外,宝应县广洋湖镇、江都区邵伯镇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也通过了考核评估。
扬州市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
卫生城镇是一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卫生管理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在我省,由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选命名的江苏省卫生镇(乡),是全省重要的乡镇品牌之一。它既考察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等指标,也考察居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防病水平和卫生治理能力。
今年以来,市卫健委、市爱卫办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对照创建省卫生镇标准,谋划上用心、推进上用功、协调上用力、落实上用效,重点推进卫生镇创建工作。13个镇通过创建,乡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集镇功能日益完善,集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通过开展创建卫生镇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各创建镇集中对镇中村、镇郊结合部、背街小巷、墙体、绿化、破损路面、河塘、无人管理老旧单位等进行彻底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和乱堆乱放,拆除乱搭乱建及违章建筑,拆除废弃猪圈、鸡舍、清理淤塞河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创建镇拆除废弃猪圈、鸡舍个,垃圾杂物清运吨,镇区垃圾袋装化覆盖率达95%,垃圾清运率达%。加强行业卫生管理,严格“五小店”的监管。组织力量在公厕、农贸市场、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安装灭鼠毒饵站只、诱蝇笼只,开展病媒生物消杀次,进一步织密织牢除四害消杀网,有力实现除四害工作达标达效,助力构筑我市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注重常效维护。各地组织安排环卫车辆和人员,定时、定人、定频对集镇区主次道路、背街后巷、河道沿线等重点部位进行常态化保洁。同时动员志愿者,按照分组交替的形式,对集镇区停车秩序、散乱垃圾、“牛皮癣”等开展动态整治,卫生环境得到有效维护。通过整治,路变畅了、水变清了,岸变绿了,灯变亮了,环境变整洁了。各创建镇将创卫工作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一体化推进,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加大投入,不断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收集处理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建设,新添置了一批果壳箱、垃圾分类亭,购置垃圾筒只,改建、密闭垃圾房个。主要街道保洁8小时以上,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对镇域存在的旱厕和露天粪坑开展摸底排查改造,累计取缔露天粪坑个,新建改建三类以上公共厕所座,所有公厕均设有醒目标志牌、落实专人管理、有保洁制度。实施集镇下水道雨、污分流工程,加大对集镇、工业园区的污水管网建设的投入,下水管网覆盖率达%,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开展河道整治清淤工程,整治河塘、河道个,让死水变活水,活水变清水。大力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13个镇新增绿化面积达22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所有创卫镇均对本地的农贸市场进行改建或新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来源:扬州市卫健委健康促进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