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宝应夏集也有商周文化遗址还有九里一千墩
TUhjnbcbe - 2025/3/12 16:55:00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36669.html

双琚商周文化遗址

11月3日,本报刊出的《个!最老地名源自商周》,报道了扬州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公示的消息,引起读者极大兴趣。其实,最古老的地名除了仪征蜀冈上呈带状分布的商周遗址外,宝应还有一个古老的商周地名,那就是夏集双琚商周文化遗址。这些流传下来的历史地名,让人们感受到水乡宝应也富有历史文化气息。

双琚商周文化遗址

宝应县民政局地名科科长刘翔告诉记者,在夏集镇双琚村一荒岗上,经考古技术人员勘查、发掘,出土了大量商周时期的陶片和唐、宋、元、明、清时代的遗存,文化层相当丰富。因出土地点是在夏集镇双琚村,故名为夏集双琚商周文化遗址。

其实双琚村“双琚”一名也不是随口取的,这里面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

据《双琚传奇》记载,元末,朱元璋登基,各大城池扎灯庆贺。朱元璋在赏灯之际,忽然感觉其中有像牛一样的“牛灯”,便派人查明。原来“牛灯”是苏州城居民所扎,朱元璋龙颜大怒,传下圣旨,凡是苏州城里的人,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杀尽。

住在苏州的三户姓徐的人家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逃命,只得日夜兼程向北逃难。路上,他们又遇到另一家姓徐的人,就一起来到双琚落户。那时候双琚南边叫南庄的地方,早有一户姓吴的大户人家居住了,当时双琚不叫双琚,没有地名,四周到处是荒无人烟之地,吴家就在那里放牛放马。

四户人家来到这里后,把吴家人吓了一跳,眼看徐氏四家子大有划地为营之势,就赶紧把地起了个名,以此看作是自己的地盘。当时他家正有一匹马下了两只小马驹,于是他灵机一动,就给此地取了个名字,叫双驹。明朝末年徐氏有个子孙考上状元,做了大官,由于双驹此名较俗,于是改“驹”为“琚”,今传闻为王者居住的地方。

射阳“九里一千墩”

射阳“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在宝应也是耳熟能详。据当地地名专家介绍,从射阳湖镇赵家村至天平庄,绵延9华里,高墩累累,数以千计。明万历《宝应志略》记载:“射阳墩在射阳湖之西,墩数以千计,若悬盂覆釜,大小夹持,间有径如列埏隧”。清代尚传民谚曰:“射阳三千六百墩,不知谁是楚王坟?”后因农田开挖,墩阜减少,近代称“九里一千墩”。汉射阳石门画像石即出土于该地。新中国成立前后,陆续出土刻有虎形的石门楣、石门柱、鼎、钫、锥斗、铜镜、纺轮、七子奁、玉壁、玉佩、饼金、熏炉、釉壶、釉陶盒、漆盒、漆盘等数百余件文物。

年和年,江苏省政府两次出文公布“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具有代表性的竹墩、祭墩、奤墩等为标志性的保护点。

古邗沟射阳湖段车道遗址

古邗沟射阳湖段车道遗址,位于射阳湖镇东北,初步确定为北起蒋堡大桥,南到杨家河大桥,全长10余公里。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开凿北上征战的军事运道为古邗沟,南从长江邗城起,经射阳湖,北至淮安末口入淮河。河道为自然湖泊和人工开挖结合而成,现为遗址状态,是早期的大运河运行通道,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通讯员民小爱记者姜涛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应夏集也有商周文化遗址还有九里一千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