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宝应县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契机,结合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新形势,构建起“质量监管高效化、农业生产绿色化、农业产品品牌化、农业产业融合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格局,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升。今年4月,宝应县顺利通过验收,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
加快质量监管高效化。宝应农业农村部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科、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站,全县14个镇(区)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形成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立完善了以县农产品质检站、国家有机检测中心为主导、镇(区)速测实验室为基础、村级服务站及企业自检实验室为补充的三级检测网络。严格落实《宝应县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制度》,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监督执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农产品检测、农业执法等工作资金投入。
引导农业生产标准化。全县建成省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5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2万亩。对辖区主导农产品制定生产操作规程,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技术,建立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全面推进配方施肥,围绕“配方到田、方案到户、肥料下地”的目标,开展稻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示范65万亩次以上。加大产地环境监测,健全完善全县36个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健全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建立农药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并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聚力农业产品品牌化。持续加大“两品一标”农产品政策扶持,全县累计有效期内“两品一标”农产品82个,其中绿色食品42个、有机农产品3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有机认证面积1.26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6.7%。每年投入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宝应八宝”为名,采用“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推广办法,打造宝应区域公用品牌。
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化。宝应素有“中国荷藕之乡”美誉,依托宝应县特色荷藕产业,按照“生产+加工+科技+营销”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区、主导产业经营主体集聚区、农业和产业融合技术模式创新试验及熟化区、荷藕特色文化集中展示区,带动辐射周边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全县现已建成荷藕加工集中区1个,荷藕加工企业多家,年加工藕制品18万吨,销售额20亿元。集聚现有资源,引领农产品加工、农业创意、荷藕文化、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打造荷文化体验中心,建设荷文化体验基地、休闲屋、观光长廊等,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元以上。徐唯超谢中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