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9月7日讯(通讯员刘丰记者陈咏)如今,不少孩子在家里用手机上网课,有些孩子趁家长不注意偷偷观看直播。记者7日从宝应警方了解到一个“熊孩子”万元打赏主播事件,幸运的是,警方快速处置,帮家长追回了“血汗钱”。
老爸焦急求助
前不久,宝应警方接到辖区居民张先生报警称,10岁的女儿在网上被骗一万元。报案当晚,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牵着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冒雨赶到了宝应县公安局广洋湖派出所,李先生略带绝望地求助:“警察同志,帮帮我吧,我女儿刷网络被‘骗’了将近一万块!”
民警立即对其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经查阅转账记录得知,从7月9日上午10点56分至14点10分,李先生的该平台账号先后在同一直播间支出37次,共计支出元,支出主要集中在13点13分至14点10分之间,每次支出五六百元不等,这不像是被骗,而像是打赏行为。10岁的小女孩不知道支付密码,怎么能进行支付呢?会不会是李先生自己打赏的呢?
民警查看交易记录后发现,交易间隔时间极短,确实不像成年人的行为。经询问得知,原来,李先生自认为文化水平低,平时基本让女儿帮忙设置手机,年仅10岁的女儿知道支付密码。李先生着急地说:“这都是我女儿搞的,她才10岁,懂什么打赏呀?警察同志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把钱要回来啊,这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打赏款被追回
既然不是案件,那如何才能帮到这位焦急的父亲呢?接处警大厅里的民警和辅警纷纷凑过来商量对策。这时,辅警杨昕想起该平台里有针对未成年人打赏行为退款途径,于是,接处警民警们根据平台退款界面提示要求,上传了相关材料。本以为能顺利返款,却因为李先生的手机卡一直没有进行实名认证,无法退款。于是,辅警杨昕主动带着李先生先前往当地手机营业厅办理实名制,同时再次帮他操作退款申请,并主动留下个人电话,叮嘱他务必及时与警方沟通。
8月份,繁忙的疫情防控工作,没有让警方忘记这位焦急的父亲,眼看着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了,李先生始终没有与警方联系,退款的事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于是,杨昕主动打电话给Q先生,这才知道打赏的钱失而复得了。
警方提示,未成年人打赏网络主播事件不在少数,尤其最近因疫情防控,学校开学时间延迟,青少年因上网课与手机接触时间较多,家长们要履行好监护责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念,引导孩子健康使用互联网。另外,家长要妥善保管银行卡、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