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喜报江都这2处地方上省榜了即将迎来大
TUhjnbcbe - 2024/12/30 9:29:00

说起扬州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荟萃

作为有着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

扬州境内文化遗产不胜枚举

近日,江苏省政府对外发布了

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处

其中

扬州共有8处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都有2处

它们分别是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

临泽兴隆当典

临泽任氏宅

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

高邮城墙及奎楼(北门瓮城遗址)

宝应双琚遗址

宝应学宫

一起来了解一下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大桥镇繁荣街13号,旧址原为刘氏住宅,建于清末民初。

据介绍,刘家大院(刘氏住宅)由当时大桥最有名的“彭氏营造厂”建造,一改江淮地域“前院(园)后宅”的建筑格局,将花园建在宅后,暗寓“锦上添花、后步宽宏”。建造过程中不用一铁一钉,用糯米汁拌青灰筑砌,其高超精湛的建筑技术在扬州东乡首屈一指。

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从三江营登岸进入大桥镇,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在此设立司令部。

“从年秋至年春,刘家大院见证了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的光辉历史。”它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郭村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

郭村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原名“世德堂”,俗称“于家花园”,位于郭村镇塘头村花园组,建于清末。

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

这座宅子的建筑布局是西宅东园。年,日军纵火,烧毁了东路第一进建筑,遗存下来的第二、三进则组成走马楼,俗称“于氏姊妹楼”。

年7月7日,“挺纵”政治部和苏北特委在旧址内召开会议,宣布成立江都县抗日民主政府。作为苏北地区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它标志着苏中抗日根据地正式创建。

郭村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正是这一切的开端,如星星之火,燎燃苏北的抗日力量。它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奠定了郭村革命老区的地位。

临泽兴隆当典

临泽镇兴隆当典,相传建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近年历史,是目前我市乡镇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当典遗存之一。

几十年来,该古建筑房屋的布局结构未作较大改动,有近2/3的房屋保存基本完整。

该当典的发现,不仅填补了目前我省苏北乡镇当典遗存的空白,也为研究清代江苏地区的典当制度以及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

年6月该当典被公布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

临泽任氏宅

临泽任氏宅位于临泽镇中大街,是一处建于清代早期的民居建筑,原为任氏开粮行所用,其内部建筑风格以及梁柱上的镂空雕刻在苏北里下河地区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

建于民国的高邮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被归类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项目,它位于高邮镇熙和巷70号,是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原为英国人开设的教堂,后作为国民党县党部,抗日战争期间曾是日军驻高邮的司令部(洪部)所在地,之后作为礼堂使用。

早在年12月,侵华日军投降处旧址就被公布为高邮市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其后,被布展建成“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

该纪念馆目前也已成为高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北门瓮城遗址

高邮北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高邮北门大街南首,为宋、明、清三代建筑,是高邮建城历史的重要见证。

年,在全面完成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兴建了北门瓮城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目前,该处已成为高邮重要的文化景点之一。

宝应双琚遗址

双琚遗址位于宝应县夏集镇双琚村南。

6年、8年扬州市考古队和宝应博物馆两次进行考古勘查,调查时发现最早的遗物为商周时期的陶片以及唐、宋、明、清时代陶瓷片,文化层内涵相当丰富。

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江淮地区当时的人类活动踪迹等具有重要意义。

宝应学宫

学宫位于宝应县安宜镇小新桥巷25号,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是古代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也是元、明、清三朝地方政府设立的专供生员读书的学校。

宝应学宫是江淮地区现存唯一的格局较为完整的学宫,保存了我国古代儒学建筑传统布局及历史风貌,为研究淮扬地区乃至中国古代儒学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入选省重点文保单位

相信这些地方都将焕发新光彩~

大江都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同时要呼吁大家共同爱护保护历史文化景点

为历史文化名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水韵宝应、今日高邮、扬州发布

编辑:阿娇

1
查看完整版本: 喜报江都这2处地方上省榜了即将迎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