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欣红
(作者胡欣红,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衢州市历史名师;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01:2917岁少年小马在宝应某中学读高二,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母亲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11月3号晚上,小马回到出租屋后睡觉。第二天一早,母亲发现其作业没写,书本被烧掉,桌上还有3页纸的遗书,称学习压力太大。苦苦寻找数日后,11月9日,小马的遗体在扬州市宝应船闸被发现。
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因此跳河自杀令人难以理解。更令人心碎的是,类似的悲剧并非个例,仅仅见诸媒体的就不在少数。今年4月,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位17岁男孩在母亲面前跳桥自杀之事,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
感伤之余,这样的悲剧能否避免成了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
谨以小马为例,据其父母介绍,此前由于孩子年级排名从40多名不断下滑到多名,心情一次比一次差,情绪低落的状况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性格有点内向的他并未向父母倾诉。
过来人都知道,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成绩不断下滑将会面临怎样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时间积压难以排解,一时想不通,确实容易引发不测。在应试竞争异常激烈的大氛围下,遽然之间确实很难有效减轻学业压力,但相关各方倘若能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