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安徽滁州的琅琊山,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虽然距离合肥不远,但一直没有去过。
年10月17日终于成行,早上8点20,我乘坐G高铁向全椒飞驰,车上我惊讶地发现这趟车的终点站是千岛湖,不用说,我还会再次乘坐本次列车的。
35分钟就到了,出站后往东走,很快可以看到公交停车场和公交站台,换乘全椒至滁州的城际公交路,我到滁州五中站下车,向前走几步,从丰乐大道左拐到琅琊西路,事先已经在锦江之星(琅琊大道店)订过客房了。匆匆吃过午饭,把能放下的行李留在酒店,只背一个摄影包,我向其实就在附近的琅琊山出发,公交车坐两站就到琅琊山风景区。下车的地方就有欧阳修的塑像,环境建设的像景区一样,但是到北门售票处还差一段琅琊古道的步行距离。
正值中午,游人很少。在景区游客中心购买75元门票后进入琅琊山风景区拍摄。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很长的影壁墙,黑色墙面镌刻了《醉翁亭记》全文。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看起来挺费劲。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没错,你始终能看到这一景色。进入景区大门后,主干道的一侧林间沟壑,就流淌着山间的泉水,泉水伴随着我的行程。沟壑的对面还有小路并行着。
很长时间,并不是在爬山,而是在稍有坡度的公园里行走,穿过一片竹林,遇见一座湖,跟我一起走的泉水流淌到了很有历史感的石桥下。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风景区内有三个独立验票的分景区,第一个便是醉翁亭。进入后首先看到很多碑刻,被玻璃罩起来的应当是珍品。醉翁亭的四角,形如飞鸟展翅,原汁原味对应原文。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分景区蛮大的,造亭的智仙和尚已经仙逝,给亭取名的欧阳修永存于琅琊山,痕迹随处可见。亭的后面是靠山的二贤堂,系当地人士为纪念滁州前后两任太守王禹偁和欧阳修所建,墙壁上题字依然是欧阳修的墨宝,当然包括《醉翁亭记》。除了醉翁亭,分景区还有意在亭、影香亭、古梅亭、洗心亭,亭子真不少,怪不得在出分景区的地方有个“中国亭文化展”,滁州因为欧阳修而成为“亭城”、“亭都”。分景区在山脚下,可以从里面上到半山腰,后面就有围墙挡住了。登山的路上还有个六六亭。寂静的山上,对面走来一位男青年,相视一笑,打个招呼。里面的最高处是玄帝宫。我从西山拱秀处上山,从二贤堂处下山,不走回头路。风景区还有两处值得一看,“宝宋新斋”和“冯若愚之祠”。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太守在此宴宾客,都喝醉了,自称“醉翁”。我们心有灵犀,情趣都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风景。这里当然还会有解醒阁和醒心斋,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方做“中国酒器文化展”。出了门,一块石碑,上书“醉乡传承”,整个滁州都跟着太守醉了。
下午两点半了,此时的琅琊山,游人渐渐多了,并且四通八达的道路多了起来,沿主干道跟大部队走吧。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想必欧阳太守不止一次来过琅琊山,大路两边花香袭人,树木枝繁叶茂,但我还要等一会儿才能感受山里光影的变化。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和游人并行时,我跟一位中年男子攀谈起来,他是当地市民,来走路健身的,“我们不要钱,琅琊山对滁州地区市民免费开放,凭身份证进来。不然我们天天来锻炼买门票还得了啊?”“呵呵,那我借一个本地的身份证不就进来了?”“不行,要刷脸的。”但是他补充道:“我们只能来大的景区,里面分景区不能进。”
穿过“蔚然深秀”的拱门,很快,一汪湖水呈现在眼前,长长的亭桥宛如玉带横亘湖面。蔚然亭前又遇到醉翁亭里的男青年,他比青年还年轻,不到20岁,老家河南的,在上海打工,也是独自来玩。寒暄后,我们又各走各的。
走到一个像游客驿站的地方,有几条路。一条是来的路,一条是上山的(一直以来,还几乎是平地);一条通向第二个分景区——琅琊古寺;还有小路。景区有小型电动观光车,这里是进来的终点,出去的起点。
虽然佛寺的布局大体类似,一样有大雄宝殿,药师殿,无梁殿,千尊玉佛殿……但是琅琊古寺建在山里,结构还是独特的。第一道大门成为天王殿。“古寺初建于唐大历元年,名宝应寺,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会同山僧易名开元禅寺。以后又几经兴废,寺院大部分为清光绪年间重建的,称开元律寺,系我国东南名刹之一。”我对百度出来的“开元”表示异议,因为里面的大钟刻字“开化律寺”。寺里的僧人非常随和,特意摆了个撞钟的姿势给我拍照。
回到门口,我指着周围的山脉,问及保安,“有没有别的路上山下山?”“有,但不要想去尝试,你会迷路的。”“好像我们一直都没能上琅琊山啊?”我很困惑,“你沿着这条路可以上到南天门。”保安指着寺庙边上的一条路说。
南天门,是第三个分景区。在寺院里,我和小伙子再一次相遇,得知他姓张,河南驻马店遂平县人,初中毕业后在上海一家火锅店帮厨。此时,我们一起向南天门爬去。累得气喘吁吁,终于看见南天门了,门卫却在催促“快关门了。”
已是下午四点四十,夕阳西下,光线变暖。凭栏会峰阁,三面望去,一览众山小,俯瞰滁州城。再朝另一个方向看,这里并不是最高峰。
除了会峰阁,南天门还有一处景点,古碧霞宫,宫内静悄悄,只有我和小张。等我们刚出南天门,门旋即被关上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里禁止钓鱼,没有酒坊,看不到到饭店。欧阳修能在里面大宴宾客,那是因为他老人家是滁州市长,更确切是市委书记。年才38岁,头发咋就白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天色黯淡下来,树林更加寂静,各种鸟鸣更加欢快和清脆。我和小张像是忘年交,一边畅谈一边下山。不想步行返回,我们坐上了景区观光车,下午曾经的风景快速地从眼前再次掠过。
“一起吃晚饭吧。”出了景区,上了公交,在五中站下车。合肥的“老乡鸡”连锁店开到了这里,“去这里吃吧?”小张爽快地同意了,席间由衷地夸赞味美价廉。他订的是民宿,价格跟快捷酒店差不多。已经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