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车路过盐城东台安丰,一个从小就好奇的问题又跳出来,江苏为什么会有三个安丰镇?而且这三个安丰镇离得并不远,近的两个相距约60公里,远的两个相距约公里。对这个问题好奇的,相信应该不止我一个。
东台安丰古镇三个安丰镇分别位于盐城东台、泰州兴化、扬州宝应,因为彼此离得不远,所以在饮食习惯、地方语言上基本是相近共通的,同时三地都有便利的水陆交通。
地理位置
东台安丰:位于东台和海安的交界位置,距东台城区约17公里,串场河(古运盐河)、通榆河流经于此,在海岸线还未东移的时候,这里曾是靠海、捍海的前沿。
兴化安丰:地处大丰、盐都、兴化三地交界处,距兴化城区约36公里,东西流向的海沟河与南北流淌的塘港河,两条水道交汇于此。
宝应安丰:地处扬州、盐城、淮安三市交界处,距宝应城区约29公里,距京杭大运河约25公里,东临射阳湖,与古邗沟相连,古宋泾河直达于此。
江苏行政地图(部分)起名由来
东台安丰:古称东淘,原为盐场海滩。北宋初年,范仲淹修堤捍海,修成后当地人更名为安丰,意为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一说南宋时更名)。
兴化安丰:古称柳葉,明代为纪念兴化知县李安仁在这里修筑堤防、疏浚河道,更名为安仁,清代改名安丰,意为国安民丰。
宝应安丰:西汉吴王刘濞曾驻兵、屯粮于此,见此地乃物阜民丰、鱼米之乡,故取名安丰,意为平安、丰收。
归纳起来三个地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古镇,叫安丰这个名字也都由来已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于共同的美好期盼,即安定、繁荣而命名的。对于起名的时候是否知道前者的存在,就无从考证,也不得而知了。
兴化安丰人民政府办公楼重名之后
民国十七年(年),因东台、兴化、宝应三地都有命名为安丰的古镇,故按方位将东台的安丰改称南安丰,兴化的安丰改称北安丰,宝应的安丰改称西安丰,以示区别。
事实上年宝应安丰就正式开始用西安丰,不过当地人还是习惯称呼安丰,这倒也能理解。东台和兴化两个离得近的依然还叫安丰,为此也听说过坐巴士车去错地方的误会,周边的人提到安丰都得顺嘴说一下,南安丰还是北安丰。
宝应西安丰镇政府会议场景根据中央政府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有关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一个县、市内的乡、镇名称,一个城镇内的街道名称,一个乡内的村庄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
显然这三个镇不在同一个县、市,所以从政策层面是没办法做区分的,抛开宝应安丰不谈,毕竟离另外两个稍远,而且已经在用西安丰这个名字。对于东台和兴化的这两个安丰,近距离的重名,其实对工作和生活还是会产生一些误会的。
东台安丰与兴化安丰三地交流
年9月,江苏省三家以安丰命名的乡镇宝应县西安丰镇、东台市安丰镇和兴化市安丰镇聚会宝应,缔结为友好乡镇,共同谋划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