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封面医院博罗分院借势打出两 [复制链接]

1#

今日上午,医院博罗分院再次借势医联体,举行中医门诊与新改建急诊医学科揭牌仪式,为分院发展注入新动力!

博罗县卫计局*组书记、局长王筱红,医院*委书记、院长、医院总院理事会副理事长、总院院长陈子林,医院正处级干部邓钢华,博罗分院院长扶玲以及总院、分院相关领导和部分医务人员参加揭牌仪式。博罗分院副院长林茂华主持仪式。

王筱红在讲话中指出,两科揭牌是医联体建设的又一成果,是医改红利惠及博罗百姓的又一大实事。标志着紧密型医联体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显现,优质资源下沉、分级诊疗制度已经真正落到了实处。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博罗分院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更在于能让更多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扶玲在揭牌仪式上介绍了中医门诊和急诊医学科的建设情况。她说,医联体成立后,医院管理层非常重视中医科的学科发展。开设中医门诊,目的在于响应国家及省、市“大力推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号召,让传统中医诊疗技术发扬光大,以满足全县群众对中医药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扶玲表示,为满足危急重症病人救治的需要,分院借助医联体的资源优势,对旧急诊科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整体改造,以完善的功能设置,合理的区域划分,科学的流程再造,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医院中较为规范的急诊就诊环境,能基本满足并为处置突发事件和抢救危重症患者提供有力保障。

中医科:

新“面孔”增添传统服务项目

新揭牌的中医门诊位于分院1号楼一楼左侧。循着指引牌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中国风装潢,格外凸显中医文化传统特色,3间诊室相邻,就诊环境优雅而舒适。一旁便是配套的中药房,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配着药,偶尔会飘出一阵中草药独有的清香。

据了解,中医科是博罗分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多年来积极为博罗群众提供一系列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如“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超声药透治疗”、“中医封包治疗”、“艾灸”、“耳穴压豆”、“中医穴位药物贴敷”、“中药膏剂湿敷治疗”等。年,该科室医院中被评为首批“惠州市中医重点专病专科建设单位”,医院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中医专科。

由于历史原因,博罗分院的中医科原来仅有1间诊室,挂号可供选择的专科医师也仅有1人。为了响应国家及省、市“大力推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号召,同时也为了满足全县群众对中医药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医联体成立后,医院高度重视中医科的学科发展,对中医病区、中医门诊实行一条龙管理,并于今年7月开始完善相关建设。

其中,中医病区独立出来,开放床位40张;同时新筹建了独立的中医门诊、中药房,出诊医师由1人增至3人,每周一至周五均开设专科门诊。中药房配备了先进的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免煎配方颗粒,同时也保留提供饮片服务,极大地丰富了患者的选择及需求。

急诊医学科:

旧貌换新颜,救治能力大提升

医院的“门面”,也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道防线。此前,博罗分院急诊科的功能设置、设施设备配置相对简单,只能进行简单的急诊接诊、转诊、清创换药处理。为使急诊抢救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充分发挥急诊功能,减轻病区收治病人的压力,今年7医院启动了急诊流程再造工作,在功能布局、流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再造和优化。

如今,经过一个多月改造的急诊医学科由里及外焕然一新,使用面积从之前的平方米增加至平方米,一个区域独立、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流程科学、功能完善、信息化水平高的急诊急救医学体系初现雏形。主要亮点可概括为四个“更”:

一、配套设施更齐全

增设一个抢救室,配有多功能抢救床9张,以及中心监护系统及多功能生命监护仪、转运呼吸机、自动胸外心脏按压仪等先进的急救设备。

二、功能更完善

增加一个留观区,配备21张留观病床,各病床均备有中心吸氧、负压吸引装置及病人呼叫对讲系统等。

三、布局更合理

增加1个分诊台并配备了预检分诊系统,增设了具有3通道的标准手术室,急诊内科、外科、儿科、传染病隔离诊室、输液室、清创室、急诊彩超室等一应俱全。区域内还配备了无线网络、空气消*机、冷热饮水机等,就医环境更加温馨、舒适、便民。

四、学科团队更强大

改造后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从37人增至55人,另外配置了一组客服人员,将实行跨区调配收治病人。

改造后的急诊医学科有力提升了急诊救治能力,能满足急诊看诊、抢救、留观等多种急诊急救需求,让博罗群众的生命健康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自8月20号试运营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分院急诊医学科的候诊时间、诊断时间、抢救成功率、病员满意度等均有明显改善,尤其在昨天发生的广河高速交通事故救治工作中,急诊医学科的反应速度及救治能力都得到市卫计局及交警部门的高度肯定。

供稿:社会工作部周婷婷

摄影:社会工作部张凯

主编:曾宁

编辑:谢国豪

为博罗分院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