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封建制度内部腐朽,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安禄山是营州柳城(今辽宁锦州)杂胡,曾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生将。安禄山“性巧黠”,善揣人意。由于残酷镇压奚、契丹等族,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天宝元年(年)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三载(年)兼范阳节度使,至天宝十载(年)又兼河东节度使。

野心极大的安禄山,多次到长安,通过参加宫廷和官场的活动,充分了解到唐政府的腐败和虚弱。他身兼三镇“赏刑己出,日益骄恣”,又见唐朝“武备堕弛,有轻中国之心使招兵买马,笼络众心,阴谋起兵推翻唐朝的统治安禄山的同伙史思明,也是杂胡,早与安禄山为密友,安禄山起兵时史思明已官至平卢兵马使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率兵15万从范阳南下,是时,唐朝军备废弛,叛军所过州县,官兵望风瓦解。

安禄山军迅速渡过黄河又连败唐军,攻陷陈留、荥阳;十二月陷洛阳,直叩潼关。天宝十五载(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即皇帝叛军过河北之后,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卿、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颐真卿等17郡地方官起而讨伐叛军,兵力达20万人,使安禄山在河北不久,唐朝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由山西出并陉,在河北大败史思明,河北10余郡复归唐朝,断绝了叛军返回范阳的道路。

但是,腐败的唐朝廷,遥迫防守潼关的哥舒翰出战,结果大败。六月,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叛军西攻长安。在长安失陷之前,唐玄宗仓皇出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将士兵变,杀杨囯忠,逼唐玄宗缢杀杨贵妃。

后唐玄宗逃至成都,太子李亨则去朔方,在灵武即皇帝位,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郭子仪、李光弼在潼关失守后,收兵退入并陉,河北郡县又尽为史思明所占叛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并未得到人民的拥护,内部又矛盾重重坐镇洛阳的安禄山及其部将,“日夜专以声色、宝賄为事,无复西出之意”。安禄山恣行暴虐,导致众叛亲离。至德二载(年)正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杀父自立,屯驻范阳的史思明拥重兵不听调,叛乱了。

趁此机会,郭子仪率唐军在回绝军队的帮助下,于九月收复了长攻下洛阳,安庆绪败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十二月,史思明迫乾元元年(年),唐肃宗和李光弼怕史思明再反,密谋杀死史事泄。十月,史思明起兵再反,并与安庆绪遥为声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20万唐军围攻螂城,史思明将精兵5万救援,大败唐军。乾元二年年)三月,史思明杀安庆绪,四月,史思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

上元(年)叛军再次攻陷洛阳,并企图西入潼关,内部又发生分裂,史其子史朝义杀死宝应元年(年),唐肃宗死,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借兵回纥,讨伐史朝义。唐军收复了洛阳、郑州等地,史朝义节节败往河北。河北叛将见大势已去,不听史朝义指挥,纷纷降唐。广德元年)正月,穷途末路的史朝义在温泉栅(今河北滦县南)自缢而死。这样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叛乱终于平息。

唐朝所以能平定安史之乱,主要是安史叛乱不得人心;加之叛乱集团内部不断发生内证,而自相残杀,削弱了力量:唐朝借军回纥,增强了力量了严重的破坏,户口大减,战斗最激烈的河南地区,“人烟断绝,干里萧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2。“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或有衣经者”。唐玄宗天空末年,全国有户约万,至唐肃宗上元元年(年),仅剩万,唐朝元气大伤。

安史之乱,破坏了唐朝的统一局面,中央集权到削弱。安史降将被任命为节度使,內地军将、地方长官亦被委任为节度使,形成了地方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不仅暴露了唐朝袞弱的国力,同时又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力量,使唐朝在以后的民族冲突中,处于被动局面。唐朝中央政权再也无力改变和扭转地方分裂趋势。安史之乱,激化了唐朝社会的各种矛盾,成为唐朝社会生产由发展到停滞、进而衰落的转折点,是唐朝国家从中央集权、统一到地方分折点,它也是唐朝社会阶级矛盾从比较缓和到逐漸激化的转折点朝在民族关系中从主动到被动、退守的转折点。总之,以安史之乱唐朝从前期进入了后期,它由盛转衰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