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7628437.html 泰州是承南启北的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她汇聚江、淮、海之风,兼融吴、楚、越之韵,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这里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有“儒风之盛,夙冠淮南”之誉。
泰州市
泰州历史悠久,远古时代水丰草美,是麋鹿的乐园。《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海陵县为临淮郡所辖29县之一。《江苏建置志》载:公元前年(秦王*二十四年),秦攻取楚淮南地并灭楚,其后,分广陵县地置晦陵县(治今泰州市海陵区),此系泰州市境内出现县级*区之始。“晦”、“海”二字古通,晦陵县即海陵县。晦陵县初隶薛郡,后隶东晦(海)郡。
泰州金融服务区和文化中心/顾祥忠摄
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分广陵郡置海陵郡(治建陵县),辖宁海、如皋、蒲涛、临江、建陵5县。梁武帝天监元年(),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郡治由建陵县移海陵县,辖宁海、如皋、蒲涛、临江、建陵、海陵、临泽7县。隋文帝开皇三年(),海陵郡废。至此,海陵为郡年。
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缪宜江摄
南唐昇元元年(),设置泰州,领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县,治海陵县。王象之《舆地纪胜》卷40载:“相传以为取通泰之意。”也就是说“泰州”是取国泰民安之义而名。明洪武元年(),海陵县废,其地由泰州直辖,泰州辖如皋县,隶扬州府。
泰州溱湖/陆平摄
南唐《泰州重展筑子城记》石碑(泰州博物馆藏)
民国元年,泰州改称泰县。民国38年()1月,析泰县城厢置泰州市,乡村置泰县。年5月,原华中行*办事处第一行*区改称苏北泰州行*区,辖泰州市和泰县、泰兴、靖江、东台、台北、海安、如皋7县。年1月,扬州、泰州2个行*区合并为泰州行*区,专署驻泰州市,辖泰州、扬州2市和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六合、仪征9县。年1月,苏北泰州专署更名江苏省扬州行*公署,行署移驻扬州。
泰州凤城河风景区/顾祥忠摄
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将扬州市代管的靖江、泰兴、姜堰、兴化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泰州市设立海陵区,以原县级泰州市的行*区域为海陵区的行*区域;泰州市人民*府驻海陵区。年8月,设立泰州市高港区。年12月,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目前,泰州市设有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兴化市、泰兴市、靖江市6个县级行*区。
市树:银杏树
市花:梅花
海陵区
稻河古街区
海陵为泰州古地名,以其地“傍海而高,为海渚之陵”而得名。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时,海陵县已存在,对于海陵建县时间,《江苏建置志》以秦封泥“晦陵丞印”(年出土)为证据,且“晦”“海”二字古通,考证出晦(海)陵建县至少始于秦代。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分广陵郡置海陵郡(治建陵县)。梁武帝天监元年(),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郡治由建陵县移海陵县。
西安书法艺术博物馆藏秦封泥“晦陵丞印”
隋文帝开皇三年(),海陵郡废。唐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吴陵又恢复成海陵的旧称,时属邗州。此后直至明代初年,海陵的县名没有更改过,只是地域的变化和隶属名称略有不同。明洪武初年,废海陵县,其地由泰州直辖。此后,海陵的名字遂被泰州所取代。六百多年后,年,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海陵区,为泰州市治所及市区。
望海楼景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隅。景区核心景观望海楼,始建于宋,距今近千年历史。修复后为宋式建筑风格,楼高32米,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巍立于美丽的凤城河畔,俨然成为泰州城区地标性建筑
高港区???????
高港区*府广场/高卫东摄
高港区名,以长江港口高港而命名。据《泰兴县地名录》载,因港口边的自然村庄原为高姓首居,故得名高港。两汉至唐为海陵县地。五代南唐昇元元年()起分属泰兴、海陵县。
高港港位于口岸镇南2公里处,西与扬中隔江相望,东濒南官河口,素有“苏北门户”之称。图为泰州港高港港区永安作业区
民国年间分属泰兴、泰县。新中国成立后为泰兴县(市)、泰县(姜堰市)地,年4月,其地属泰州市海陵区。年8月,成立高港区,将口岸、刁铺等7个乡镇由海陵区划归高港区管辖,高港区*府驻口岸镇(今口岸街道)。
中国人民解放*海*诞生地纪念馆
年渡江战役前夕,第三野战*东路突击集团渡江战役指挥部进驻今高港区境内的白马庙,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华东*区海*司令部,由此高港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海*的诞生地。图为海*诞生地旧址
姜堰区
扬帆创业园/姜堰区发改委提供
古称三水、罗塘,北宋宣和二年(),姜仁惠、姜锷父子率众筑堰御水,后取名“姜堰”。“姜堰”地名最早见于《宋史河渠志》。明万历年间,以堰名为镇名。
姜堰区的前身为泰县,民国元年(),废泰州置泰县,治所在原泰州城,泰县之名始此。年1月泰州城解放后,实行城乡分治,析泰县城厢置泰州市,乡村置泰县。
溱湖湿地公园/姜堰区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提供
年5月,泰州市与泰县合并为泰县,同年10月,两泰再次分设。年1月,两泰又合并为泰州县。年,两泰再次分治,泰县仍回治姜堰镇。年撤销泰县,设立姜堰市,由地级扬州市代管。年,改由地级泰州市代管。年12月,撤市建区。
溱潼会船是里下河水乡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稻作习俗中形成的以祭奠阵亡将士、欢庆生活为内容,以水上竞技、文艺表演、祭祀为载体,含历史、宗教、民俗、艺术、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特大型水上民俗文化活动。年,溱潼会船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图为溱潼会船场景/顾祥忠摄
兴化市
兴化千垛菜花景区/杨天民摄
兴化古称昭阳邑,战国楚将昭阳伐魏有功,楚王将“古渤海之地”(今兴化一带)封为其食邑。五代吴武义二年(),析海陵县北境置招远场,旋改为兴化县,取“昌盛教化”之意,属江都府。南唐昇元元年()属泰州。
兴化市郑板桥纪念馆/泰州日报社提供
明代隶高邮州,清乾隆年间改隶扬州府。民国年间,先后隶淮扬道、十区、三区、六区(均为盐城区)。年,兴化县抗日民主*府成立,先后属苏中第二、第一专区及苏皖二专区。
兴化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园/兴化市史志办提供
年5月改隶扬州专区。年1月隶泰州专区。年1月改隶扬州专区。年3月隶扬州市。年12月,撤县建市,由扬州市代管。年,改由地级泰州市代管。
兴化市城区新貌/杨天民摄
泰兴市
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
南唐烈祖昇升元元年(),升海陵为泰州,同年析海陵县南境之5乡(一说济川镇)置泰兴县,隶泰州,取随泰州而兴之意。自设县后,泰兴的名称就没有更改过,只是隶属发生过变化。
泰兴市*桥镇农业科技园工厂化育苗/泰州日报社提供
北宋乾德二年(),济川镇圮于江,县治移至柴墟(今口岸街道西)。北宋宣和四年()改隶扬州。南宋绍兴初年,再隶泰州。此后至元明清,隶属扬、泰反复多次。民国年间先后隶苏常道、江苏省第八行*督察区(泰县区)、第九行*督察区(江都区)、第五行*督察区(江都区)。
朱东润故居
年隶苏北行*公署泰州专区。年改隶扬州专区。年隶扬州市。年,撤县设市,由扬州市代管。年,划归地级泰州泰州市代管,治泰兴镇(今济川街道)。
姚王景观河
靖江市
靖江市孤山/时永摄
历代有马驮沙、骥江、骥渚、马洲、牧城、阴沙之称。明代置县,因地处南京下游,扼江海门户,且以江海多警,希望今后沿江地区无盗贼侵扰,故名靖江。境域于三国吴赤乌年间(—)成陆,名马驮沙。
靖江市沿江造船码头/靖江市史志办提供
晋代属暨阳县(今江阴市)。隋唐为海陵县地。宋代更名阴沙,为泰兴县地。明洪武二年(),属江阴县;成化七年()置靖江县,隶常州府。民国年间,先后属苏常道、八区(泰县区)、五区(南通区)、四区(南通区)。
十圩港景观带
民国29年(),靖江县抗日民主*府成立,先后隶苏中三专区、苏皖一专区。民国36年,与泰兴县路南3个区合并置靖泰县,隶苏皖一专区。民国38年5月,恢复靖江县,先后隶苏皖一专署、泰州专署。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隶泰州专署、扬州专署。年隶扬州市。年,撤县建市,由扬州市代管。年,改由地级泰州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