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那些为双十一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这些年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92309497056482&wfr=spider&for=pc

■吕洪涛图文报道

第13个“双十一”来了,这个购物节迎来自己的“本命年”生日。

12年过去,“双十一”发生的变化,除了消费者,每个背后默默参与的工作人员也深有体会。为此,记者采访了投递员、淘宝设计师、资深模特,请他们聊一聊,如今的“双十一”,与当初有什么不同。

投递员:越来越忙,挣的也越来越多

从10月中下旬起,常州邮*公司薛家营投部的小包投递师傅们开始调整工作时间,平时6点上班的他们,不到5点钟就陆续来到网点,检查车辆、消杀整理、投递包裹。

37岁的廖文勇是网点负责人,一位在此工作了13年的老投递员。对他和专门投递小包的几位同事来说,每年的“双十一”就是一场“战役”。

“这样的忙碌,在‘双十一’前后要持续20天。”廖文勇印象最深的是年的首次“双十一”,那时候,网络购物刚刚兴起,正常时间里,他每天投送五六十个包裹;“双十一”时间段里,每天投递的包裹量一下子增加到件左右。

常州邮*公司薛家营投部在备战“双十一”,小包投递员到了最忙碌的时候

这让他感到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太忙了,兴奋的是多投递一个就能多挣一元钱。那一年的“双十一”,他挣了多元,是平时收入的两倍多。

此后,“双十一”的工作量一年年逐渐加大,消费者的购物狂欢节成了他们压力最大的时间节点。

“开始的那几年,小区还没有智能柜,也没有菜鸟驿站。我们只能挨家挨户去送,一天十几个小时跑下来,真是站着都能睡着!”廖文勇回忆,从年到年他开始做网点负责人那段时间,他跑坏了3辆电动车。之前没有“双十一”,他都没换过电动车。

这几年,“双十一”的包裹量剧增。去年,网点每天需要投送的包裹都在四五千件以上,最多时达到余件。令他们高兴的是,这几年,智能柜和菜鸟驿站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单位为我们配备了自动分拣机和大型配送车。以前5吨的包裹,我们人工分拣要花近两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半小时。大型配送车则变成了移动‘网点’,投递员送完一批包裹,不用再回网点,大大节省了时间。”

就这样,投递员每天的投递量大大增加。廖文勇介绍,这两年,投递员在“双十一”期间,每天的投递量都在千件以上。去年“双十一”期间,有人一天就投递了件。当然,投递员的收入在此期间也大大提升。去年,有的投递员一个月就挣了两万多元。

今年,廖文勇所在网点的包裹量比去年增加了3成。11月8日的包裹量达到余件,创历史新高。

“越来越忙,挣的越来越多,这就是我们这些年的‘双十一’!”廖文勇说,“双十一”已经迎来“本命年”,他期待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服务好每一个客户。

淘宝设计师:客户从“制造”变为“智造”

年,90后李海洋在武进开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主要为电商设计产品。创业第一年,淘宝还不像如今这么“火”,他的电商业务并不多。

给李海洋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年,也就是年,淘宝首次组织“双十一”活动。此后,“双十一”成了固定节目,慢慢演变成全国性的购物狂欢节。

李海洋公司的设计师们在备战“双十一”

“头几年的‘双十一’活动影响力有限,在社会上也没有太大的热度。它真正形成影响力是在年。之前总是我们出去找客户,但那一年开始,客户找我们的业务占了绝大多数。”此后的三四年,李海洋公司的业务量达到顶峰,每天的客户数量达到五六十家。

以前的“双十一”前后,他和工作人员都是正常上下班。但从年起,他们从10月中旬就开始加班,而且加班的时间越来越长,从一两个小时,逐渐增长到最多时4个多小时。

李海洋说,从每年“双十一”的客户,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特色经济。

“常熟的客户大多是服装企业,扬州的大多是做酒店用品的,宝应的集中在儿童玩具行业,高邮的多是做咸鸭蛋和路灯的。我们常州,少数客户是做服装的,做快消品的越来越少,做工业用品的客户越来越多。”

李海洋举例说,横山桥的客户主要是地板和羊绒行业,前*镇的主要是遮阳网行业,雪堰镇做油缸和气化器的比较多,礼嘉镇大多是做雨衣、橡胶插头、游艇、玻璃纤维和农机配件的,遥观和马杭多是做集装箱、步进电机、焊割配件、篷房、广告展览的,郑陆镇主要是做干燥设备和医疗用品的。

“往年‘双十一’,工业用品、常州土特产等方面的客户找我们的很多。但今年,客户占比最大的行当是光伏和新能源企业。”李海洋分析,从客群来说,在淘宝卖便宜货的变少了,高科技产品逐渐占据主力。“这也说明,常州的企业正从‘制造’迅速地转变为‘智造’。”

12年的“双十一”,李海洋全程参与和见证。他说,除了行业的变化,淘宝客商对设计风格的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客户们喜欢大红大绿的风格,现在的客户更喜欢简约风。以前我们的作品基本不用修改,现在,每个作品都要修改三四次。”李海洋说。

模特:从秀图促销到直播展示

多年来,80后资深模特苏樱对于“双十一”的感受就一个字——累。

苏樱年出道做模特,那时候她的主要业务是在商场走秀,展示商品。年,“双十一”正式拉开帷幕。正是在那一年,她开始了电商初体验。当时,一家服装电商在十月下旬找到她,要拍一组服装照,这组照片将被发到淘宝网,吸引网友来消费。

苏樱(右)在直播中

也许是那一组照片起了作用,后来,一些电商陆续找上门来。此后的每年,一进入10月份,她的电商业务就逐渐多了起来。只是“双十一”头几年,她的电商业务并不多,每年仅有几十个。

苏樱作为消费者第一次在“双十一”购物是在年,没想到,首次参与,她就收获了惊喜。“元的羽绒服,我99元就抢到手了,此后我成了‘双十一’的忠粉。”

她的电商业务逐渐增多,年首次超过百单。但业务的主要形式仍是平面模特,就是摄影师为她拍摄服装、家装、化妆品等产品照。

那一年的十月份,苏州的一家服装电商为了上新,一下子让她换了套衣服,拍摄时间达13个小时。那时候一小时可以挣五百元,她秀上一天能挣大几千元。

也是从那时起,除了传统拍摄业务,一些商家也开始向她邮寄服饰和化妆品,让她在自媒体展示。报酬方式基本上是置换的,那些试穿过的衣服和试用过的化妆品作为报酬被赠送给模特。当然,也有少数商家会补贴少许酬金。

年的“双十一”给她留下的印象最深。一些商家开始邀请苏樱做淘宝直播,到直播间做商品展示。此后,电商直播成为她的日常工作。在直播间,她展示的产品除了服饰和化妆品,还增加了医美产品。

据苏樱介绍,模特参与网络直播,每小时的酬劳一般在一千元左右,知名度高的模特会有数千甚至上万元。最多的一次,她在“双十一”前后,光是做直播就赚了20多万元。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苏樱今年的“双十一”业务减少了近三成。“有更多时间可以用来思考,明年如何更好地出发,服务更多电商。”苏樱说。

来源:常州晚报

搜索戚区网寻找更多常州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