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劳动节专辑梁星满梁旭劳模ldqu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劳模故事

劳动光荣,劳模可敬。时代在变,劳模的精神永远不变。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宝应县供电分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们就是梁星满、梁旭父子。

梁星满,今年71岁,是宝应县供电公司的退休职工,中共*员,扬州市劳动模范。他说,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是公司提供了平台,让他在工作、学习中充实了自己,是领导的关心和鼓励,让他增强精益求精的信念,是公司很多贴心关爱职工的*策让他心无旁骛做好一件事——恪尽职守,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在这样的正能量环境中,梁星满工作了40多,年仍然激情高涨,从不退却。

梁星满20岁参加工作,从事输电线路工作。50年前的线路工作既危险又艰苦,那时生产设备简陋,施工环境恶劣,立杆、架线基本都靠人力,线路工都是怀揣对崇高的职业信仰和不服输的韧劲,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上世纪70年代,梁星满参与建设一条从兴化市陈家变电所到宝应县望直港镇千伏的野外架线工程,工程绵延数百里,有近百人参与这项工程。受地理条件限制,施工队在湖荡水田里施工。冬天的湖水特别冷,梁星满穿着薄衣薄裤在水田里挖塘、立杆、拖线,泥里来水里去,浑身湿透,满身泥浆,手脚冻出了深深浅浅的裂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和队员们靠“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定信念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领导来这里视察时,赞叹梁星满在关键时刻冲得出、顶得上、靠得住,是一名优秀的过硬的“好材料”。但梁星满说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干工作就要让领导放心,用户舒心,自己才安心。

年,梁星满被调到用电股配电班从事城区配网运行管理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区域大,工作难度高,是梁星满在工作上面临的新课题,有很多工作领域都是他未曾接触过的。但他说,只要是组织安排的工作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他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和鼓励。他每天起早摸黑跑城区、记地形,哪家门口有几根电杆,哪条巷子有几条岔口,他的随身日记本上写得清清楚楚。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指令一到立刻到位,而且每一次都是高标准、零缺陷地完成任务。无论在城区的哪一个角落施工,他从没有与百姓发生一起纠纷,遇到矛盾就地解决,不扩大事态,总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领导和同事都称梁星满为宝应城区的“活地图”,老百姓称他为“城防司令”。但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却是:“我要感恩公司,让我有机会在工作中给人们带去光明,让别人发光。”这句温暖而又质朴的话,一直影响着他的儿子梁旭。

80后梁旭是一名中共*员,为了传承父亲的“感恩栽培”和“让别人发光”的美好心愿,他大学毕业后,成了国网宝应县供电公司的一名变电运维工。

变电运维工作是一项枯燥、单调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不仅需要掌握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工作中有太多的未知和半路杀出的“拦路虎”,会在猝不及防的时候打击年轻人的积极性。部门领导细心体贴,察觉出他有动摇的苗头时,及时找梁旭谈心,鼓励他不怕挫折,帮助他走出迷茫。梁旭受到领导的点拨,又想到父亲在烈日或暴雨下,夹着记录本穿梭在大街小巷工作的身影,心中顿时被点亮,“活地图”不是凭空得来的,需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学习。

参加电力工作这10多年,变电站先后经历了数次技术改造升级,从最初的电磁式保护,到后来的微机保护,再到现在的智能变电站。每一次升级改造,都对梁旭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前辈就是老师,现场就是课堂。梁旭主动去看、去问、去钻、去学,直到完全掌握设备的性能和原理。在设备检修预试工作的停送电期间,他更是在现场死看死守,参与所有的操作监护和设备验收,直到工作圆满完成。同事们都说他学习劲头足,业务也过硬,梁旭认为,动力来自他的父亲。

年春节前夕,疫情突袭,在一线工作的梁旭放心不下家中两个年幼的儿子。父亲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有了父亲的“后勤保障”,梁旭心无羁绊,一头扎进单位,负责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医院以及疫情防疫物资生产单位的用电。连续20多天,他以单位为家,保障用电。年末,在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和推荐下,梁旭被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扬州供电分公司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梁旭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新员工上岗,他言传身教,倾囊相授;争取培训资源,让新员工广泛接受专业知识。他经常鼓励新员工:“你们放心去学习本领,你们的岗位我来顶。”

梁旭终于在“感恩和照亮”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唯有热爱这份事业,做好这份工作,才能照亮别人,让别人发光。

供稿:县总宣网部县供电公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