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荷乡
3月28日,一股关于爱和感动的暖流涌遍整个宝应城,由宝应县委、县*府主办,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承办,县文体广新局、县文联、县教育局协办的德润荷乡年度“十佳宝应好人”颁奖典礼如约而至,大家聚在一起,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梳理走过的年,共同见证这些宝应好人的风采。
小编听说,颁奖典礼现场感动了很多人,不仅场内好评如潮,场外观看直播的人数也破了三万,赶紧跟随小编的步伐,看一场精彩的回放吧……
活动现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蒋元峰,县领导周玉宝、陈金荣、顾长荣、杨洪国、王松年等与“十星文明标兵户”代表,机关干部代表,单位职工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代表,市民观察团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共同聆听好人善举,感悟道德力量。
颁奖典礼分为“孝润家风”、“信润诚道”、“爱润友善”、“义润正气”和“勤润奉公”这5个篇章,表彰了10名宝应好人,同时还追加了1名“宝应好人特别奖”,每个篇章都有来自基层的宝应好人代表,通过视频短片、访谈、歌舞等文艺表演形式再现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为现场观众充分展示出“鲜活的”价值观和“有形的”正能量。
“德润荷乡,时代风尚。一方水土的滋养,是好人纷涌而至、层出不穷的土壤。”主持人简短的开场语,让台下观众怦然心动。
德
润荷乡
用孝心撑起一个残缺家的张兰英、用一生侍奉养育之恩的欧海艳、28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婆婆的蒋万凤、28年苦寻战友亲属兑现战友承诺的李锦华、义务辅导多名留守儿童的梁刚、致富不忘贫困乡亲的柳编能人张秀凤、一次次危急关头无谓牺牲的辅警赵志高、火场不畏生死危难敢显身手的警察徐浩东、民营企业的“中国工匠”“机械郎中”秦书宏、27年扎根林业为家乡撒播绿色的王福凤、三尺讲台春蚕吐丝育桃李的老师简高峰……
11名好人在现场和观众共同分享了他们的感人故事,让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道德撼动人心的力量。观众一次次为宝应好人的大爱情怀、无私奉献忘情鼓掌,为他们的善行义举、英勇无畏感动落泪。
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推进赶超发展中的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宝应县大力实施“宝应好人”工程,六年来,全县累计推荐选树“宝应好人”超千人,其中10人入选“中国好人榜”,28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31人入选“江苏好人榜”。学习好人、尊重好人、争做好人、关爱好人在宝应大地蔚然成风。
大爱无痕,大善无疆,大道无形,大德无量,虽然颁奖典礼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宝应好人的精神却深耕在了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壤,我们也坚信,这片荷乡大地一定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好人群体……
德润荷乡
十佳宝应好人侧记
爱的支撑
张兰英
颁奖词:无情命运,有情支撑。四口人,三个残疾,生命中有很多不能承受之重,你独承其重。亲人的身体已经残缺,不能再让他们的心灵残缺,你用孝心撑起一个“完整”的家!
张兰英:女,年12月出生,广洋湖镇东进村村民。张兰英的公公杨袖林是聋哑人,常年瘫痪在床。婆婆杨亚青3年前刚去世,在世时双目失明。20多年前,张兰英嫁到杨家,让这对残疾人公婆有了眼睛和耳朵。但7年丈夫的一场车祸,让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面对打击,张兰英丝毫没有放弃,日夜守候在丈夫的病床前,帮丈夫翻身洗澡、按摩喂饭、活动四肢等。去年,张兰英本人又患上腰间盘突出,但她还是咬紧牙关,支撑起这个家。
报恩养女
欧海艳
颁奖词: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日子再难,从来没放弃,永远不嫌弃。当年的收养之恩,如今的赡养之孝。你一生侍奉报答养育之恩的大孝之举,感动四乡八邻!
欧海艳:女,年7月出生,曹甸镇曹南村村民。曹甸镇的曹南村,有一对年已古稀的夫妇欧少山和郝立英,膝下无儿无女。年秋天,欧少山发现了弃婴欧海艳,随后夫妇俩一把屎一把尿把欧海艳养大。郝立英天生失明,后来欧少山也患了脑梗,生活均无法自理。养女欧海艳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养父母,用心回报养父母的养育之恩。
最美媳妇
蒋万凤
颁奖词:孝为德本,大孝至真!28年,一个特殊的病弱家庭,一个普通妇女的孝心坚守。人生能有几个28年?你28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婆婆的艰辛历程,诠释的是中华民族年历史道义相随的家情怀!
蒋万凤:女,年3月出生,氾水镇东风社区居民。在东风社区,提到蒋万凤,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是好媳妇。蒋万凤的婆婆常年瘫痪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蒋万凤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每日精心护理,吃饭送到床前一勺一勺喂。为了避免生褥疮,蒋万凤坚持定期为婆婆擦洗身体,涂抹药膏。26年来,蒋万凤精心服侍婆婆,毫无抱怨,从未懈怠。
信义老兵
李锦华
颁奖词:信守诺言,义薄云天。猫耳洞的兄弟情深,战场上的生死相托,一个小小的饭盒,一份沉甸甸的牵挂;28年的苦寻,28年的坚守。生,肝胆相照两昆仑,死,代为尽孝铸**。你的大义感苍穹,动天地,情满人间!
李锦华:男,年6月出生,小官庄镇敬老院院长。李锦华年入伍,荣获过三等功。多年来,李锦华珍藏着牺牲战友唐伟托付的一个饭盒,始终坚持寻找战友亲属。退伍后他放弃组织安排的工作,主动要求到比较艰苦的敬老院,视老人们如战友双亲,像子女一样细心照料。经多年寻觅,终于在战友墓前将遗物饭盒亲手交到亲属手中,兑现了28年前的承诺,并且逢年过节看望战友老母亲,替战友尽孝。
留守校长
梁刚
颁奖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扎根农村四十年,三尺讲台育桃李;自费办学退而不休,义务辅导多名留守儿童。你的爱心像一泓清澈的甘泉,滋养无数个缺少关爱的心灵!
梁刚:男,年7月出生,安宜镇刘庄村村民。70岁的梁刚是一名退休校长,自幼爱好书画,现任中华书画家协会理事、东方艺术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退休后,他多次拒绝高薪聘请,放弃大城市生活,在村里办起了免费书画班,自费将卧房改造成教室,购置毛笔、图书,坚持双休日、寒暑假义务辅导。7年来,他的“笔墨缘书画班”累计为多名留守儿童进行辅导,不少“问题儿童”成为尖子生,多人获得作文、书画竞赛奖项,他也受到市县相关部门多次表彰,当选年度“江苏好人”和“中国好人”。
柳编能人
张秀凤(丈夫代)
颁奖词:乐善好施,善行无疆。当年外地艰辛打拼,今日还巢家乡创业,你把一手柳编“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家乡父老,托起数百个贫困家庭的生活希望!
张秀凤:女,年2月出生,夏集镇丰收村村民。张秀凤3年办起了柳编织加工厂,生意红火的同时,没有忘记关心弱势群体。本村朱家太老爷爷,儿子因病去世,媳妇又出走,张秀凤亲自上门教老俩口编织柳篮,一年挣3万多元。本组70多岁的老汉王玉明,儿子去世,孙子读研,就靠媳妇一人打工养家,张秀凤就把老人安排到厂里。在她的热心帮扶下,已有近10户贫困户脱贫,30多户走上致富路。
平安卫士
赵志高
颁奖词:仁者不忧,勇者无惧。一次次的险情面前,跨越生死的豪迈;一次次的危急关头,超越生命的大爱。你用火热的赤子之心、无畏的牺牲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赵志高:男,年1月出生,广洋湖派出所辅警。年9月23日,鹤湾村一村民家厨房着火,路过的赵志高主动配合消防官兵疏散群众、断电、灭火。此时一只液化气钢瓶正在喷火,危急时刻赵志高冲入火场,扛起钢瓶往小河边跑去,扔在河码头边。在救火过程中赵志高双手灼伤,头发烧焦一半。赵志高遇到危险总是冲在第一个,他曾冒着生命危险救中*工人,跳河救落水司机,还多次协助扑灭火灾。
侠义警察
徐浩东
颁奖词:铁骨铮铮,侠义柔情。火场不畏生死,危难敢显身手,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侠骨柔肠丹心可鉴。你用肩头闪亮的徽章,书写着人民警察侠肝义胆、不忘初心的本色!
徐浩东:男,月10月出生,鲁垛派出所副所长。从警30年来,徐浩东多次在指挥农村救火现场时,不顾个人危险冲进火场拽出液化罐、抱出老人,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将见义勇为奖金全部送给受灾群众。他还经常为了群众“不好办”的事,费尽心力多方沟通协调,最大限度解决群众困难。而且,徐浩东坚持为一位外地流浪来的老人送饭送衣,6年来风雨无阻。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踏实的工作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机械郎中
秦书宏
颁奖词:匠心精神,玉汝于成。数十年的刻苦钻研,成就过人的本领。科技创新,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一丝不苟,把产品尺寸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你无愧于“中国工匠”、“机械郎中”称号!
秦书宏:男,年7月出生,开发区江苏朗顺电工电气有限公司机械动力部部长。年,秦书宏面对刚组建的企业,他迎难而上,一边设计安装方案,一边带领技术员测试数据。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学徒,培养了一批批技术骨干。在他的艰辛付出下,公司当年组建,当年投产销售。他带领团队成功创新成果10多项,全部获得国家专利。改造了设备10多台,年产能提高30%以上,为企业节约资金多万元。
护绿使者
王福凤
颁奖词:护绿有心,守土有责。27年扎根林业痴心不改,即使负伤也坚守岗位,你所有的耕耘和追求,只为小镇的绿树碧水增添满园春色。你播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希望。
王福凤:女,年出生,夏集镇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林业站站长。王福凤27年扎根林业,实现全镇年林木增值多万元,林木生产加工产值1亿多元,全年林业产值突破2亿元,全镇森林覆盖率从10.8%上升到24.5%,居全县之首。8年,王福凤工作途中突遇车祸,胸椎骨折,但她不顾瘫痪危险坚持工作。年,全镇林业改革的关键时刻,刚做完手术的她带病上岗。在诸多成绩和荣誉的背后,王福凤勤勤恳恳为家乡撒播绿色,打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秀美乡镇。
师德风范
简高峰(父亲代)
颁奖词:身正为高,师德为范。三尺讲台,春蚕吐丝育桃李;一片丹心,蜡炬成灰铸忠诚。你超越生命的爱,如涓涓细流,温润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也温暖着教育的真谛。
简高峰,年5月出生,宝应县实验初中初一年级部主任。简高峰是宝应县实验初中初一年级主任、班主任、英语老师。从教21年来,简高峰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常常深夜才回家,周末还经常加班。他对学生学习是出了名的严,但在生活上却是关怀备至,曾经包了一个困难学生三年的晚饭。作为年级主任和班主任,他每天班级巡查、纪律督查、年级事务安排、家长沟通忙不停,生病了也不请假。同事们说他总是精力充沛,但常年满负荷的工作,让41岁的他倒在了下班路上,永远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和家庭。
年度“十佳宝应好人”提名奖名单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全程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