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bdfyy/bdfzj/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南京诗歌地图》。我个人很赞成地理决定论,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属于这个范畴。脱离地理环境、自然环境谈历史,等于脱离了根基,总觉得理解起来差强人意。很多历史人物的性格、历史事件的形成并不是无因性的,而是那个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下,大概率会形成的历史结果。
这本《南京诗歌地图》就是以诗歌谈史,让大小朋友们“手捧一部世代传诵的经典,打开一幅穿越时空的地图”。我们小的时候,诗词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才华和情感,我们学声律、学韵律、学古代文化,但很少去研究诗词背后的地理和历史,甚至没有人告诉我们,只需要穿越时间,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这本书恰好弥补了这一个遗憾,编辑将全书分为“山水城史篇”、“人文故里篇”、“风景名胜篇”、“寺庙遗踪篇”四个类别编排,每个部分都有相关诗词二三十首,每首分诗歌正文、注释、赏析、相关历史背景分享四个部分,全方位的展示了一首诗的多面价值。
南京的“京”
山水城史以一首东吴童谣开篇:“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熟悉南京历史的人都知道,东吴迁都南京,孙权改南京名为“建业”,是南京正式走入“古都”的起点。选此童谣为开篇,颇有意味。紧跟这篇童谣的,除了注释和历史背景赏析之外,是有关南京多个名号来由的知识分享。“如今,在中国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或者说六大古都(再加上开封、杭州)、七大古都(再加上安阳)、八大古都(再加上郑州)中,除了首都北京,也只有南京保留了‘京’字。因此,卢海鸣先生说,这是南京金不换的‘京字名片’,代表着她非凡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夫子庙)
关于这个“京”字名片,有一次听南京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教授的课,谈到有学者建议将南京的“京”改掉,他们是如何据理力争,将“南京”这个名称作为老地名保护起来,从而避免了南京被更名的命运,那天正好坐第一排,听的时候特别感动。
南京的“诗”
人文故里篇里,诗仙李白的《长干行》、《金陵酒肆留别》、《劳劳亭》入选,讲述诗仙李白与诗国的渊源,曾经有段时间好奇李白到南京来了多少次,写了多少诗,后来发现李白对南京的偏爱不是一点两点,他竟然建议将国都迁往南京!有关李白请求迁都江南的故事,本书中也有提及,编者原文中说:“诗仙先逝于南京不远的当涂,亦可谓*归‘诗国’了。”风景名胜篇中有一首《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的《六合石子》,盛赞了南京六合雨花石,其中“碧水青苔衣,白云红树雨”一联,是藏石界的经典。别看现在的南京雨花石并不是什么名贵的矿石,但相传南唐后主李煜在迎娶小周后时,聘礼中就有两颗雨花石。可见雨花石在当时的价值。
(雨花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句道尽南京城佛寺发展的历史巅峰与落寞,有太多的诗篇可以入选寺庙遗踪篇,其中林散之《古银杏行并序》中的惠济寺是我个人最喜欢的古寺。年来,香客来来往往,世世代代,而那三颗古银杏,年年如期绽放满院*金甲的盛况,那一刻是绚丽、也是恍惚。
南京的“事”
近些年来,教育也推崇大语文的概念,我跟孩子们聊天的时候,会不经意的给他们灌输这个概念。比如,车行宁乌路的时候,我会跟她讲项羽自刎前“四面楚歌”的场景;去鸡鸣寺礼佛的时候,会给她讲“一苇渡江”的起因:梁武帝与达摩不欢而散的那场会面;去燕子矶放风筝的时候,会跟她讨论“五马渡江”对南京城发展的历史意义;初夏划船,会跟她聊王安石与玄武湖消失两百年对城市排水的影响以及朱元璋在湖心洲存放“*簿”对中国户籍制度的影响等......
(燕子矶)
南京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片片都是山水成林的‘佳丽地’,处处都是好一座诗词歌赋的‘帝王州踪迹’”。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简直是处处可以与历史对话,时时可以跟古人谈谈心。
写在最后
如果你对诗词与中国地理文化的关系感兴趣,想每到一处便可吟出一首好诗,让人刮目,那么,我再推荐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书,全书分四册,分别是《唐诗中的旅游》《宋词中的旅游》《元曲中的旅游》和《辞赋中的旅游》,编辑将诗中所涉及的地名、风景点,都在正文后做了解释说明,文学性、工具性、趣味性在编排中都得以体现。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这里是中山博爱读书会,感谢大家收听,也期待更多同仁加入我们。
END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