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博罗县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市品质 [复制链接]

1#
一抬手就闻到难闻的狐臭医生抑制方法有3个 http://www.cengcic.com/rhchc/12074.html

城镇化给博罗县城带来新气象。记者钟畅新摄

初冬暖阳,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江南片区新貌的倒影随波荡漾,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可窥一二。

公园、绿地增多了,道路变宽变美了,小区变靓了……近年来,随着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全国文明城市(县城)的创建,博罗县城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但在城市加速发展的同时,交通、市*、公共服务等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重大设施短板仍很明显。

今年的*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府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建设),要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5月,博罗被列为全国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之一,9月被定为全国1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国家发改委直接联系点之一。

博罗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而今,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博罗县建设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工作方案》,初步谋划梳理了补短板强弱项建设示范性项目71宗,总投资.4亿元,以不断提升县城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品质。在提高城市宜居指数的同时,赋能县域经济新引擎(“一带一圈一区”)建设,助力建设大湾区现代魅力强县。

短板

老城区风貌特色不明显

新区组团功能尚不完善

从人民公园、休闲公园到县城文化广场、葫芦岭贝丘遗址公园,从东山森林公园、滨江公园到县体育中心、县文化中心……在博罗县城,群众休闲锻炼有着多种组合与选择。

在县城生活工作的阿莲每天清晨和傍晚,都要到住处附近的东山森林公园或者体育中心走走、跑跑。她说:“住在博罗县城是一种幸福,空气清新,可供休闲锻炼的场所也多。”

博罗,一座生态宜居的千年古邑。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县城城镇化水平日渐提升: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提升着博罗这座宜居城市的品质;县城各市场的升级改造,为市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随着城乡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县城的环卫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城市更加整洁美丽......

县城城镇化给博罗县城带来新气象,给百姓生活带来新变化。但在新型城镇化加速的同时,交通、城市配套、公共服务等却未能很好地匹配,仍存在着不足。

以县城中心——罗阳街道为例,其辖区.62平方公里,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县城却只有中心区那点地方。罗阳街道*工委书记邓燕锋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县城框架仍未充分展开,导致中心区辐射范围不够,四角楼片区、义和片区工业多、人流量大、商贸交易活跃,但是整体并不像一个城市,更像是“城中村”,归根结底是规划和配套没跟上,城镇化的质量不高。

年,龙溪撤镇设街道与罗阳一起纳入县城,形成了“一城两街道”的大县城格局。如今,龙溪大道、大塘路和岗湖路等道路及配套设施完成提升,龙溪文化广场、玉龙公园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开建,让龙溪有了城市的样子。但这些仍不够。龙溪街道*工委书记朱易彬说,龙溪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全县第二,但城镇规划不足、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气息比较弱。总体而言,县城的城市老城区、重要片区、东江两岸、重要交通节点的风貌特色不明显,新区开发建设力度不够,应有的组团功能尚未形成,以致县城的竞争力、辐射带动力不强。

另外,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人们对城市生活特别是对城镇人居环境和在城市工作生活的便利性、舒适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集中体现在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等。

纵观博罗县城,山水绿地相得益彰,生态环境保育良好,但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不高,供市民休闲、游憩的公共开放空间不足;居住环境逐步改善,但综合服务功能不足,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排水、环卫、停车场等市*公用设施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加速县城新型城镇化进程,补短板强弱项势在必行。

动力

重塑宜居宜业宜游品质空间格局

入选全国1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国家发改委直接联系点之一,这给博罗县城城镇化的推进注入新动力,让人有更多期待。

“这无疑是博罗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的一大福音。”博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松茂说,“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补齐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弱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能改善县城面貌,又能为博罗的经济发展,尤其为目前沿东江经济带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邓燕锋说,在“一城两街道”中,义和片区是罗阳与龙溪之间的低洼地带。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有利于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提升城市品质,让龙溪、罗阳真正连成一片,实现两个街道对公用事业设施等资源的共享。

“年龙溪撤镇设街道后,同时具备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能力。”朱易彬期待地说,博罗正在围绕建设惠州一流城市重要组团的目标,高标准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县城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加快龙溪、罗阳的融合,加速打造惠州一流城市组团,还能让大县城的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更进一步。

根据推进城镇化成功案例,调整优化空间布局是关键。聚焦博罗县城,县城总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包含罗阳、龙溪两个街道。博罗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县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结合县城新型城镇化的需求,坚持底线约束,优化“夹两山,拥东江”的自然山水格局,维育太平山-梅花林场-象头山北部生态屏障和观洞水库-红花嶂南部生态屏障,严格保护沿东江生态环境。

补短板,强弱项,从空间布局谋划。在县城城镇化中,该县将以民生为引领,重塑宜居宜业宜游品质空间格局。按照打造优质社区生活圈的思路,在县城推动一批民生设施尽快落地,包括农贸市场、空中停车楼、压缩环卫站等,切实提高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数量和质量,新增布局社区体育公园、口袋公园等。以线性步行廊道提升城市环境,在沿东江、廖洞排洪渠、榕溪沥排渠、龙溪罗阳排渠、龙溪鸡心沥排渠等打造碧道。谋定而后动,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划定功能分区,将让县城新型城镇化有序、高质量地向前推进。

突破

71宗项目补短板拓发展潜力

品质空间最终仍需重点项目来变成现实。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县城新型城镇化如何“补短板”指明“新空间”。

“补短板要补到最关键的领域,《通知》公布的四大领域、17项建设任务都属于对县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需要*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补齐这些短板,既有利于提高民生福祉,又有利于发掘扩大内需潜力,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撑。”清华大学教授尹稚说。

博罗县发改局局长陈惠*介绍,目前,该县已制订了《博罗县建设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工作方案》,从四大领域17项建设任务中,认真谋划、精心组织,拟安排了补短板强弱项建设示范性项目71宗,总投资.4亿元,计划今年投资25.53亿元,主要涉及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公用设施、产业培育设施等领域。

交通拉开城市的发展空间。在县城城镇化中,该县坚持交通破局,在近期开通江南大道、双龙大道,开工建设博中东江大桥的基础上,加快振兴大道、东江景观大道、惠州市沿江轴线、G线北上快速路等4条东西向线路落地实施,切实拉近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空间联系。

教育同样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博罗县委、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近两三年来,该县投入近7亿元建成了博师高级中学新校区,投资1亿多元对县城老旧学校进行升级改造,正投资3亿多元建设城东学校。今年秋季学年,博罗中学中洲实验学校、博罗中学佳兆业学校正式投用,共增加多个优质学位,对县城教育资源优化和学生就近入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些无疑在提升着县城新型城镇化的分量与品质。

与“疫”斗争,考验的是医疗卫生事业。近年来,县委、县*府大手笔投入近20亿元,医院新院、医院医院。9月底,博罗县疾控中心PCR检测室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该县检测新冠病*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博罗县疾控中心PCR检测医院,每天检测量可以达份左右。

“差距就是潜力,弱项就是需求。初步估算,全国县级城市补齐这些短板至少能释放出超过2万亿元的投资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蔡翼飞分析。博罗作为全国县城的一份子,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城市的魅力,让“一带一圈一区”建设更有底气,城市发展动力更强劲。

提效

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领域多、任务重,如何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让项目早日建成见效益?

目前,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推动下,公共领域补短板、保民生项目逐批上马,并按下项目建设的“快进键”。

一直以来,县委、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的服务,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建设,跑出项目建设的“博罗速度”。

10月28日,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项目的动工就是最好的证明。该项目从洽谈对接到正式动工,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创造了博罗引进建设单体投资超百亿项目的最快速度,是“抓项目”与“提效率”的一次生动演绎。

今年以来,博罗坚持拿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竣工、竣工项目促投产,开展投资项目“一对一”专项服务,不断提高年以来已供地项目的开工率、竣工率和投产率。陈惠*说:“补短板强弱项示范性项目也是如此,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加速项目的建设,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用地保障是项目建设提速的关键。然而,土地规模指标缺乏是一个共性问题,也是长期制约博罗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打破用地瓶颈,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寻找土地盘整新的突破口。”博罗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博罗改变以往原地盘整的模式,坚持盘整具体地块和盘整建设用地规模、用地指标相结合的思路,通过大腾挪、大整合、大盘活破解用地瓶颈。

从盘整个别地块的“小打小闹”,变成全域土地的大腾挪大整合大盘活,这正是博罗跟过去盘整土地做法不同的地方。据博罗县自然资源局统计,截至目前,该县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多规融合”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置换、有条件建设区使用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等方式,在全县盘整了近亩闲置城乡建设用地。

有了这些强有力的保障,该县补短板强弱项建设示范性项目将加速实施。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崭新的、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博罗县城将展现在市民面前。

智库观察

惠州学院大湾区惠州发展研究院首席

研究员熊明良/p>

提高内在承载力探索融合发展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博罗县入选全国10个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国家发改委直接联系点之一,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县,这充分说明,国家部委和省市对博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可,无疑是博罗人民的福音,为博罗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若单一依赖于*府财*支出,则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为此,在用足本级财*资金、用活上级财*资金、用好上级*府债券等常规资金的同时,可以探索“基础设施+优质产业和经营性资源”打包模式。

博罗在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核心,走集约、智能、绿色、共享的新路子,着力提高内在承载力。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路径,抢抓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有力机遇,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瞄准特色小镇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特别是打造好沿东江经济带,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源泉,为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目标

以罗阳街道、龙溪街道为建设重点,逐步完善部分常住人口10万人以上的特大镇(石湾镇、园洲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补齐县城城镇化建设突出的短板弱项,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争取为全国各地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统筹记者贺小山李燕文

采写记者李燕文朱丽婷贺小山通讯员彭文冲陈清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