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博爱竹编走进大学生课堂郑轻大近50名学 [复制链接]

1#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

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

河南省博爱县位于太行山南麓,气候适宜、雨水丰富,

是我国*河以北人工栽培竹子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多的地区

竹林面积1.3万亩,竹子品种有上百种。

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省重点郑建设高校序列,

开设实践课学习中华传统文化。

博爱竹编走入大学,让同学们更好学习和了解竹编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博爱县竹编协会会长---崔凯杰受邀在河南省轻工业大学为学生进行竹编教学。

(图为崔凯杰为郑轻学生授课竹编实践)

作为一名“篾匠”(中国的一门古老的职业,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首先要把竹子劈开,再把它不同的部位做成各种不同的篾)崔凯杰在课上为同学们教授竹编技艺。

同学们带着满满对竹编课堂的期待,

认真细致地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竹编。

(图为郑轻学生竹编实践课)

一挑一压,竹条在指尖交相缠绕但却整齐有致

(图为崔凯杰指导学生竹编)

“老师,我到这一步该怎么继续编呢?”

“我编的好像是歪的该怎么修整?”

学生们频频举手发问,老师们一一解答、示范,忙得不亦乐乎。

崔老师还带上博爱当地的竹子(苦竹,苦竹竹节长、韧性好,适合做竹编制品)现场为同学们演示“破篾”(博爱当地方言,将竹子劈开成丝的意思)

还有博爱当地“篾匠”绝活,用嘴巴撕篾。

顾名思义就是用嘴破开竹丝~引来同学们阵阵惊叹。

编制出竹编成品同学们说

“一开始真的觉得很辛苦、很难学。

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

成功地编织出自己的竹编作品,

真的超有成就感。”

传统文化除了保护外,更重要的是传承。让我们一起共同感受竹编的乐趣,共同传承“非遗”文化!

▼竹编竹坞郡∣一个有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