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河南省洛阳市十大名人,你知道洛阳市的哪些 [复制链接]

1#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洛阳市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今天我们来聊聊洛阳市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名人,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01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年9月8日—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年)至天宝十五载(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宝应元年(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02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年3月21日-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年2月4日-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宝九年(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03刘禹锡

刘禹锡(~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04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约年—年8月1日),本姓李氏,名字不详,出生地洛阳,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高宗李治与女皇帝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麟德二年(年),出生于东洛阳皇宫紫微城。体丰硕,方额广颐,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颇多权略,权倾一时。先后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恩宠逾制,贵盛无比。神龙元年(),参与诛杀张易之兄弟,恢复唐朝国号,加号镇国太平公主,实封五千户。唐中宗去世后,联合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拥立唐睿宗复位。广树党羽,权倾朝野,财富如山。先天二年(年),涉嫌发动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陪葬于乾陵。

05刘协

刘协(年4月2日-年4月21日),字伯和,既汉献帝,东汉王朝末代皇帝(年—年在位),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为灵怀皇后王荣。幼为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为渤海王。经历宦官之乱,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年9月28日),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董卓伏诛后,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建安元年(年),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建安二十五年(年),丞相曹操去世后,十月乙卯(年11月25日),在魏王曹丕逼迫下,退位禅让,降为山阳郡公,保留天子礼仪,以二女嫁于曹丕。青龙二年(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06元稹

元稹(年—年),唐朝大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诗词成就巨大,言浅意哀,扣人心扉,动人肺腑。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07王湾

王湾(-),号为德,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王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是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景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

08郭象

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西晋玄学家。少有才理,好《老子》、《庄子》,能清言,常闲居。辟司徒掾,稍迁黄门侍郎。东海王司马越引为太傅主簿,甚见亲委。任职专权,为时论所轻。尝以向秀《庄子注》为己注,述而广之。一说窃注之事,恐未必信。力倡“独化论”,主张名教即自然,为当时玄学大师。西晋末年的《庄子注》中第一次精炼提出这种思想的“双遣”、“三翻”的典型表述,从而形成以“双遣”、“三翻”为特征的重玄理论,后为佛学理论所吸收,同时也为道教义理所摄取。

09祖咏

祖咏(~),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10贾至

贾至(—),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大臣,礼部尚书贾曾之子。出身官宦家庭,举明经进士,授单父县尉。安禄山之乱后,从唐玄宗逃亡蜀郡,授中书舍人、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撰写传位册文。至德年间,上表搭救犯事将军王去荣。坐事被贬为岳州司马,迁尚书左丞。广德初年,拜礼部侍郎,册封信都县伯,迁京兆尹、御史大夫。大历初年,任兵部侍郎。大历七年,迁右散骑常侍,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五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唐代宗大历七年,去世,时年五十五,谥号为文。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传》有其传。

补充说明!洛阳市行政区划:

截至年1月,洛阳市下辖1个县级市、8个县、6个区,洛阳市人民政府驻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