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市长张宝娟参加重点项目观摩活动。董辉摄
牛年新春第一个工作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会,这是当地一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大会。市委书记夏心旻在会上表示,聚力打造“好地方、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加快建设让企业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的营商环境。市长张宝娟也提出,让“事好办”成为“好地方”的重要内涵,还要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书记市长共同在新春第一会发声,为扬州开好局、起好步定了基调。半个月来,当地工作的重心何在,我们做了梳理。
擂响“开春战鼓”,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
江都区武坚镇是江苏省智能高压电气特色小镇、特色体育产业基地,产业特色鲜明、聚集度高。全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大会的第二天,夏心旻来到这里调研服务工业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他深入多家企业的车间厂房,详细了解企业节后开工复产、生产经营、发展规划等情况。
调研期间,夏心旻提出,各地各部门要精心打造“好地方、事好办”营商环境,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公务人员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的“满意指数”,让企业真真切切感受到亲商安商惠商的实际成效。
紧接着,2月24日至25日,书记市长携四套班子领导开展全市年竣工投产制造业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在一天半时间里,现场观摩了15个新建和技改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观摩感受火热的建设场面和蓬勃的发展势头。
26日下午,扬州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召开。会议提出,去年以来,扬州聚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一体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技改和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项目个数还不多、个头还不大、质量还不高,仍然是各地存在的普遍问题,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项目建设尤其是重大产业项目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
夏心旻在会上特别强调了“擂响开春战鼓”。他还表示,项目建设是把“好地方”建设好发展好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头版头条,真正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牢牢扭住项目干,不断夯实“好地方”的项目基础、产业根基。
张宝娟在这次会议上说,各地各部门要高频次抓好招商引资,按照一年两次集体观摩、两次集中开工、多次集中签约的要求,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汇聚助推“好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此外,还要以“好地方、事好办”的城市品牌形成项目集聚的“引力场”,打造服务“好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为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据《扬州日报》报道,年,扬州全年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个,完成目标的.83%,其中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个,亿元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个,现代农业项目71个。疫情之下,成绩来之不易。在外界看来,这是扬州市委、市政府聚焦做强实体经济,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硬核工程”的扎实成效。
扬州市委书记夏心旻在宝应一家企业调研。董辉摄
密集调研,聚焦聚力区域产业发展
目光再转向仪征。这座东连扬州市区,与镇江、南京隔江相望的节点城市,近年来产业动能调绿调优,发展势头强劲。
3月3日,张宝娟来到仪征协调督办推进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先后来到中兴派能三期、中星北斗卫星、中化新材料产业园、仪化万吨PTA等项目建设现场。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还是聚焦聚力项目建设,张宝娟表示,要聚焦“+1”重点产业集群,聚力推进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夯实“好地方”的产业根基。从会上提出的“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加快形成投资实物量”不难看出,市委、市政府更看重重大项目的加紧建设,以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十四五”起好步。
两天后,夏心旻赴宝应县山阳镇、曹甸镇调研,此次调研的重点是产业特色乡镇发展。
据了解,山阳镇现有羽绒家纺企业32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先后被授予“中国羽绒名镇”“中国知名羽绒家纺产地”等称号,目前正积极申报羽绒地理标志和羽绒特色小镇。曹甸镇是国内知名教玩具之乡、教玩具特色小镇,目前拥有各类教玩具企业多家,年完成销售64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
在调研后的座谈会上,夏心旻表示,特色乡镇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富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积极推进以产兴镇;着力培育扶持一些重点“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在产业特色乡镇的“高原”上培育“高峰”,推动区域产业特色更鲜明、聚集度更高。此次基层调研,夏心旻还提到,各政府部门要努力营造“好地方、事好办”的优良营商环境,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及时为企业破解发展中面临的土地、人才、融资等要素保障难题,让企业家安心发展、舒心创业。
同一天,张宝娟来到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题仍是协调督办推进重大制造业项目建设。她表示,国家级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要紧紧扭住重大制造业项目不动摇,始终坚持项目为王,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奋力推进开发园区“二次创业”,让开发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高地、科技创新的高地、人才和人力资源集聚的高地、对外开放的高地。
……
一年之计在于春。扬州一手抓营商环境建设,一手抓产业经济发展,“软硬兼施”锚定目标,目的正是竭力打造一个值得世人期待的“好地方”!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