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包万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
包万峰(左)和徐堂飞(右)捐献成功
昨天下午两点,医院,随着宝应县志愿者包万峰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打包”装入冷链箱,扬州成功完成了首次两人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义举。此次捐髓的志愿者包万峰和徐堂飞都是年轻人,他们分别捐献毫升和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两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捐献“生命的种子”,送上生命的厚礼。
10年前就报名
10年后完成捐献
“感觉很自豪,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昨天上午8点多,医院,包万峰开始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温热的血液从包万峰的血管里缓缓流出,通过一台血液细胞分离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成功采集,为一名患有白血病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今年35岁的包万峰是宝应县纪委监委宣教室主任,年,当他看到宝应县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救人”很受触动,立即填写了报名表,参与了当时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集中采集,加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成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十年前采样入库,没承想十年后发挥了大作用。今年2月25日,包万峰接到电话,被告知初配成功。对他而言,能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他人延续生命,是一件幸事。“接到电话很惊讶,也很激动,有缘人能与我配型成功,我很乐意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
为了捐献顺利,他特意开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工作。“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跑步,饮食清淡,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当天,包万峰两个胳膊扎着针,经历了5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捐献。他也成为我市纪委监委系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我们家里一家人都支持,能救人家的命肯定要去的,能去帮助人家为什么不去呢。”
与包万峰捐献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起“打包入箱”的还有一封他的手写信,他通过信件为那位素不相识的患者送去鼓励和祝福。“我能做的已经做完了,希望你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送奥特曼给小患者
传递勇气和希望
与包万峰一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另一名志愿者是宝应县山阳镇人武部部长徐堂飞,他是一名90后。热心公益事业的他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年,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徐堂飞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3月,徐堂飞接到初配成功的通知,他当场就答应了。“第一反应觉得挺荣幸的,当时就同意了,不可能有任何迟疑或者回绝,因为平常也了解这个,而且全家都很支持我。”
徐堂飞于11日已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毫升。“我从上午8点半开始,经历3个小时完成捐献。”徐堂飞告诉记者,完成捐献后,他感觉身体状态良好,没有不适。“我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当得知捐献对象是一名刚满周岁的宝宝,徐堂飞和儿子精心挑选了玩具,寄到了男孩手中。“我儿子特意挑选了奥特曼玩具送给他,他说这代表勇气和希望,希望弟弟能快点好起来。”
“他们两人携手赴泰州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扬州市首次。”宝应县红十字会负责人查爱国表示,包万峰和徐堂飞两人作为年轻的党员干部,捐献行为既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也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据了解,徐堂飞和包万峰分别是我市第45位和第4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通讯员查爱国
记者王诗韵文/图
责任编辑:进展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