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承二妹子精神,唱响新时代九九艳阳 [复制链接]

1#

◆记者:刘延龙姚燕

在宝应县柳堡镇郑渡村有一座艳阳天大桥,走在这座大桥上,人们耳畔便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电影《柳堡的故事》中那优美动听的主题曲《九九艳阳天》。

年5月,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决定多路并进武装开辟宝应,建立地方政权。年9月,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粟裕委派一分区司令员刘先胜率部从江都经高邮到达宝应,来消灭韩德勤残部。年冬,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到苏北宝应地区驻训休整,开展“冬防、冬学、冬耕”工作,利用冬闲训练民兵,把农村广大男女青壮年组织起来扫盲,学习政治、文化、明理识字,加强冬防,进行生产,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武装斗争。在驻训期间,新四军与当地群众军民同心,结下了深厚情谊。

年,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油印小报《战斗报》的主编、19岁的胡石言,向一营二连的通讯员、18岁的副班长徐金成约稿,徐金成向胡石言讲了自己的心事。原来,一年前在宝应驻训时,徐金成和房东的姑娘夏美英谈上了恋爱,他把心上人称为“长辫子姑娘”。胡石言问徐金成,两个人有无约定,徐金成说:“我是要出发打仗的,保不定哪一仗吃一颗‘花生米’牺牲了呢,害她白等。”这段质朴的话语打动了胡石言,他记下了这个故事。年9月,徐金成在宜兴丁蜀山战役中不幸牺牲。胡石言曾托人到宝应寻找“长辫子二姑娘”,但因掌握情况太少,一直未能找到。

“长辫子姑娘”夏美英兄妹七人,在姐妹中排行老二。新四军在苏北宝应驻训期间,夏美英负责组织妇女识字,部队文化教员为她们讲课,通过讲、学、写,使她们学到了不少革命道理。夏美英和庄上的姐妹们一起站岗、放哨、护理伤病员、纳军鞋、挑水、做饭、洗衣服等。年,夏美英萌发了参加新四军的念头。在党组织的关心下,夏美英终于跨出家门,参加了新四军。在她的带动下,有几位农村姑娘和她一道走上了前线。

年,电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国公映

年,胡石言以徐金成和“长辫子姑娘”夏美英恋爱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中篇小说《柳堡的故事》。年3月,《柳堡的故事》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部队中也广为流传,并得到了当时华东军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胡石言在重病期间与黄宗江合作,四易其稿,写出了《柳堡的故事》电影剧本。年春天,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来到柳堡。导演把挑选女主人公“二妹子”这个角色的任务交给了胡石言等人。胡石言根据自己对柳堡少女形象特点的了解,从甜而壮实、早熟刚毅的要求出发,选择了时年22岁的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陶玉玲扮演“二妹子”小英莲。年,电影《柳堡的故事》在全国公映,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年10月,原柳堡乡人民政府在郑渡村建了一座“艳阳天大桥”,进一步传承“柳堡二妹子”精神,弘扬拥军报国的优良传统。

编辑:华丽

审核:杜强王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