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夕阳高歌前行活出人生精彩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宝应安宜高级中学退休教师李映华,正如原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在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李老师今年74岁,却如同47岁一般,有追求,有激情,有劲头,思想和身体都充满活力。”真的,退休十多年来,李老师是拓耕地方文化的劳动者,扶贫助学公益路上践行者,宣传群众奉献社会的志愿者。他一路高歌前行,活出了人生暮年的精彩。

年李老师退休,许多人退休后打牌消遣安享晚年,李老师觉得和共和国同龄的一代人经历和见证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大起来巨变,把这段历史写出来,留给后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学电脑,练习打字,在博客上发表文章。从短篇到中篇直至长篇,如泉水汩汩流淌,最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年10月出版长篇小说《不堪回首的岁月》,中篇历史小说《震惊中外的枪声》;年7月出版长篇小说《叩问》;年出版长篇小说《曙光》;近期又完成长篇小说《春回大雁归》。年,他被江苏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5年前李老师加入宝应县龙之情爱心协会,他做事热心,待人真心,完成分配的任务尽力尽心,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好评,很快被举荐到领导岗位。他身兼数职,既要深入基层一线扶贫助学,还要调查采访善德义举的好人好事;既是公益期刊《龙之情》的主编,还要修改文章在网站发布;和共建单位的洽谈事项和联系,带队到有关单位和敬老院慰问演出。千头万绪,患帕金森病的老伴说他比当年教两个高中毕业班还忙。是的,几年来,他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8个小时以上。一度时期,周三中午到一所学校上12点半的课外兴趣课;周四下午到几十公里外的学校上小班课,忙得不亦乐乎。所得报酬,全部捐给协会。几年来,一直结对资助一个天平的学生。

李老师凭着他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和他的人格魅力,和许多单位和个人打交道,与他接触过的人都称赞他是真诚待人的社会组织好领导人。他竭尽全力为宝应乡贤范承祚、周文彰的作品研讨会服务,编辑出版了几十万字《拳拳赤子心眷眷家国情》《翰墨舞龙蛇妙手著文章》两本评论文集。主动联系并配合江苏电视台《心愿树》栏目宣传宝应,先后为我县安丰镇11岁女孩徐某《三张纸条故事》、望直港镇的《獐狮小姊妹》和氾水镇《韦镇小姐妹》以及曹甸自强好少年郝文彩的拍摄做宣传接待的服务工作。

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李老师还经常带着文艺宣传队伍到城乡演出。从场地的选择、节目的确定与编排,直至交通工具和主持人词,他都躬身亲为,走在第一线,缜密思考,大胆决策。

李老师是个心中装满爱乐于奉献的人。他居住的地方,修路、装灯、电线整修等问题他都跑在前面,小区没有物管,周围环境的卫生他多次义务劳动,进行打扫。几年来,他以捐款和送文化的形式多次慷慨解囊。

近几年写作和帮助他人编辑发稿不下15万字,他多次和人说,供人阅读的文章来不得半点马虎,哪怕一个读者。他的态度始终是八个字:用心做事,敬畏文字。所以,退休以来刊发的近千万字,没有出现硬伤和失误。

年,宝应县老区扶贫开发促进会请李老师参加《宝应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字编校工作,他全身心投入,一字字一句句认真审查,斟酌推敲。他说,这本红色的厚重的革命历史,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够有瑕疵,否则,对不起革命先烈,对不起92万宝应人民,对不起党和政府的信任。

自年以来,龙之情爱心协会党支部和夏集镇郭桥片区的5个党支部联手党群共建,已经成功举办3期。每次活动的策划和诸多事务,李老师付出很多辛劳。

年12月12日,李老师拿出3万元注册资金,成立宝应县乡贤民俗文化研究会。

年,乡贤周文彰回家乡,李老师组织安排学墩、牌楼、东门等社区党员参加周文彰故乡行的讲座,接受教育。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诚。祝愿李老师在秋晖夕照的人生路上,宝刀不老,青春常驻。

画川社区仲济楼供稿

作者/来源:李映华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