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荣膺全国模范宝应有群硬骨头六连老战士 [复制链接]

1#

荀为民

“八一”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从北京传来,宝应县“硬骨头六连”退役老兵荀为民、周金龙、王福华、潘义国、周树阳为之振奋和骄傲。昨天,这群老兵谈起了“硬骨头”精神的传承,无论是在前线血与火的考验中,还是回乡经济弄潮中,都是这种“硬骨头”精神,让他们挺了下来。至今还有金德勇、范敬年两位士兵永远地躺在了祖国的南疆。

荀为民

荣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上世纪80年代,一曲《九九艳阳天》传唱大江南北,一幅《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从这里传播至全国各地。宝应县许多热血男儿参军入伍来到了“硬骨头六连”。

年3月,边境作战中小尖山战斗打响。同在“硬骨头六连”的7名宝应籍战士主动请缨。荀为民、金德勇成为“十六勇士”参与突击。就在那场战斗中,荀为民被手榴弹炸伤,肠子流出腹外,自己咬着牙把肠子塞进去继续战斗,用行动兑现了请战血书中许下的“生做硬骨头战士,死做硬六连鬼雄”的诺言。

退役后的荀为民被分配到保险公司,开启了他新的人生历程。在公司,他把“硬骨头六连”压倒一切敌人的狠劲、坚持到底的后劲、百折不挠的韧劲,自觉融入保险事业中,实现了人生理想的进一步升华。

30多年来,荀为民始终兑现心中的承诺,用省下的工资和伤残金看望慰问烈士父母,用一颗火热的爱心抚平老人们的伤痛。他牵头成立宝应县情满荷乡志愿者协会,带领多名志愿者,帮扶孤寡老人、困境儿童和困难家庭。他每年还开展多场宣讲活动,播撒“硬骨头精神”的种子。去年,他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周金龙

左腿仍然留有弹片

周金龙是“硬骨头六连”的另一位老兵。年在参加边境战斗中,左腿被敌弹击中,至今仍有弹片未取出。年3月底又主动请战,来到前线。年10月光荣退役。退役后,他被安排到射阳湖镇农机配件厂。干了几年后,企业面临改制,他果断与其他两人合伙一起盘活企业资产,成立“三联机械厂”。

30多年来,周金龙传承着“硬骨头六连”的精神,一心一意地把一个小企业办出了规模,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品不再适应农业发展需求。周金龙决定加大投资,引进设备,提升企业发展效能。年,周金龙又投资近百万元,注册成立了“扬州弘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营精密模具、五金、压铸设备等制造、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当年企业的产值就超万元,为地方创造税收20多万元。他还热心帮助困难群体,吸纳低收入农户到企业上班。

同在“硬骨头六连”的其他三位老兵王福华、潘义国、周树阳,他们有的在企业上班,有的在家务农,个个在默默坚守,尽职尽责,把“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通讯员宝军张健记者姜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