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十位皇帝,年龄都超过7 [复制链接]

1#

皇帝可以说很多人都向往的存在,高坐殿堂,执掌天下,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皇帝可以说没有几个活的长的。战功赫赫的乾隆皇帝,虽国家治理的好坏均有说法,但在身体上的调理却是一绝,89岁时寿终正寝,可谓是寿命最长的皇帝。那么,你知道历代中国最长寿的皇帝还有哪些吗?下面本文盘点了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十位皇帝,一起去看看吧!

10、吴大帝:孙权

孙权(年-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年—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9、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年—年6月24日),即明太祖(年—年在位),终年71岁,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8、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年9月8日—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年)至天宝十五年(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宝应元年(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7、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年—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忽必烈作为一个征服者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浩劫,但在历史上仍能获得不错的评价。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秩序建立者。他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虽来自游牧民族,但十分重视中原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认为,忽必烈的“历史功绩”在于他接受了汉文化。马可·波罗将忽必烈尊崇为“诸君主之大君主或皇帝”,称赞忽必烈是“人类远祖阿丹(Adam)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并认为这是“彼实有权被此名”。

6、吴越国:钱镠

钱镠(年-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5、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年6月12日-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靖康二年(年)五月初一,其父徽宗,长兄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灭亡,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为帝,重建宋朝,是为南宋。赵构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淳熙十四年(年)卒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

4、武则天(武周)

武则天(年-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天授元年(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神龙元年(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

3、武帝:萧衍

萧衍(年—年6月12日),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年—年在位)。中兴二年(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统治初期,尚能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他为了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他在位晚期,随着功成业就、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2、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9月25日—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一七九九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圆明园,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1、南越武帝:赵佗

赵佗,即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前年)至建元四年(前年)在位。汉武帝建元四年(前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馀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年)作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建元四年(前年)去世,一共统治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