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t52mall.com/“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军安禄山与史思明于年12月16日至年2月17日引发的,是唐兴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朝开始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因为发动反唐战争的指挥官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所以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因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又称天宝乱。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无数的将军,但是这三位功劳最为显赫、出名,你知道是哪三位?
1、高仙芝
高仙芝(?—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并与父亲官职相同。
高仙芝先后在多名节度使手下任职,均未受到重用。后来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发现了高仙芝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天宝十四年(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兵15万,南下反唐,向洛阳、长安进攻。唐玄宗惊恐,急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军五万人讨伐安禄山。
十二月,安禄山率众从灵昌(今河南滑县东)渡过黄河。之后,因为唐玄宗听了监军宦官边令诚的诬告,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2、郭子仪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二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
宝应元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评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
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3、哥舒翰
哥舒翰,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
天宝六年(年),哥舒翰被王忠嗣提拔为大斗军副使,迁左卫郎将。他与吐蕃战于苦拔海,屡破吐蕃,擢授右武卫员外将军。
天宝八年(年),哥舒翰发动石堡城之战,率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军,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攻占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人。战后,以功拜特进、鸿胪员外卿。
安史之乱时,哥舒翰被起用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赴潼关拒敌。次年,被逼出师,于灵宝之战中遭遇大败。
哥舒翰被安禄山俘虏。至德二年(年),唐军克复两京,安庆绪逃往邺城。临行前,将哥舒翰杀害。后赠太尉,谥号“武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