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精短名诗赏析(3)(德国)海涅《星星们高挂空中》
▓冯亦同
海涅
星星们高挂空中
★(德国)海涅
星星们高挂空中,
千万年一动不动,
彼此在遥遥相望,
满怀着爱的伤痛。
它们说着一种语言,
美丽悦耳,含义无穷,
世界上的语言学家,
谁也没法将它听懂。
可我学过这种语言,
并且牢牢记在了心中,
供我学习用的语法,
就是我爱人的面容。
(年作,杨能武译)
海涅(—)的抒情诗享誉世界。曾有人统计,19世纪的欧洲作曲家为歌德的诗谱写了首曲子,而为海涅的诗谱写的歌曲达首之多。恐怕这一纪录,迄今也无人打破。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柴可夫斯基、舒曼、华格纳等都为海涅的诗谱过曲。《你像一朵鲜花》、《罗累莱》等名诗,所谱之曲分别达到数十首至首之多。可见这位天才诗人的的作品音乐性强,为雅俗所共赏,真正达到了脍炙人口的程度。其中,爱情诗占了相当大的成分。而海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是跟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分不开的。他在大学期间就迷醉于浪漫主义诗歌,向文学前辈歌德、弥勒和施莱格尔求教,更以拜伦为师,早年的海涅即有“德国的拜伦”之称。同时,他也汲取了德国民歌的营养,笔下有民歌一样的自然流畅、纯净质朴,又新颖别致、富有独创性。
《星星们高挂空中》就是这样的经典作品。诗人仰望头顶的夜空,发现“千万年一动不动”却闪闪烁烁的星星们,原来“彼此在遥遥相望”而且“满怀着爱的伤痛”……紧接着,诗人的想像沿着这条思路张开了翅膀,又发现星星们还“说着”一种“美丽悦耳,含义无穷”的“语言”,只是“世界上的语言学家,谁也没法将它听懂”,所以鲜为人知。写到这里,诗中已构筑起一个虚幻、飘渺又美丽、深邃的“爱的世界”,让我们惊奇地感受到了“星星恋人”在茫茫天河上悠远又寂寞的情丝,是何等的坚韧、何等的绵长!而这一切,又是怎样被诗人所“发现”的呢?为什么他能“解读”星星们的“恋语”呢?诗的最后一节,给出了美丽又动人的答案:因为诗人“学过这种语言,并且牢牢记在了心中”,诗人怕别人不相信他的表白,特别添加了一个重要的“证据”:“供我学习用的语法,/就是我爱人的面容”——那样“美丽悦耳,含义无穷”的语言,除了他日夜思念、默默注视、永远也读不厌的“爱人的面容”外,还有谁能告诉他呢!结尾处的这个生动细节,是全篇的“诗眼”所在,是它“激活”了所有虚构的文字,倾吐出诗人自己内心的情愫,使诗的主题得到了高度的浓缩和充分的揭示,那位令他*牵梦绕的爱人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了。
自20世纪以来,中国新文学巨匠们。如鲁迅、郭沫若、冯至等人,都介绍、翻译过海涅的作品。诗人不仅是爱情的歌手,他还是一位民主斗士、杰出的讽刺诗人和*论家,和马克思有密切的交往,受到后者革命理论的影响并为他所尊重和推崇。
冯亦同《外国精短名诗赏析》专题共12篇,今天赏析第三篇。
冯亦同近影
冯亦同,南京市作家协会顾问。年10月16日出生,江苏宝应县人。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学生时代开始文学习作,年在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在宇宙的大街上》,60年代初参加省作协诗歌组活动。年底调入南京市文联工作,年南京市作家协会成立,历任第一届作协副秘书长、秘书长、第二届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年2月第三届南京市作协代表大会上,被聘为南京市作协顾问。